中国特色医改之路:让老百姓感受医学温暖 还医学人文关怀本来面目
发布时间: 2017-03-20 16:53:53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姚建红:
强度非常高,病人也很累,我们经常讲一句话是“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都是无奈之举,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为什么要一分为二?首先,医改取得了重大成果,老百姓诊疗量大了,都愿意到医院去了,这恰恰是医改成功的标志,不是医改不成功的标志。
第二个,现在大家都去医院了,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战时状态,大医院战时状态,怎么解决?就是要各归其位,有些病人最好到急诊去看,有些病人就应该到大医院看,有些病人是大医院指导基层来给他看。更多的人他不是病人,健康的人我们怎么给他体现关怀?这恰恰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现在为什么要把分级诊疗搁在第一位?医改搞到现在了,成果非常好,病人要就诊,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医学的温暖,还医学本来的面目。医学是什么本来面目?医患之间本来应该是很和谐的,医生和患者之间,他们两者不是敌人,他两者共同的敌人是这个疾病。我们医学最终目标就是人文关怀、医患和谐,围绕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就要建立分级诊疗,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在分级诊疗当中有两项工作很重要,第一个,医联体,刚刚已经说过,我就不重复了;第二个,家庭医生制度。家庭医生制度是我们整个分级诊疗当中的一个基石,甚至是我们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为什么说它是基石?家庭医生和大医院的医生完全不一样,他是横向发展,什么叫横向发展?他给老百姓提供的服务是横向的,比如说可以给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是纵向服务,大医院的大夫主要就看内科,甚至内科当中他主要就看内分泌科,分的很细。
为什么这个体系要变化呢?我们可以再详细的分析一下,原来我们没有家庭医生,医院是不动,病人是在不停的跑。什么叫病人不停的跑?我今天是找这个大夫看病,明天是找那个大夫看病,他感觉到很不方便。我们现在倒过来,病人不动,医生在跑。什么叫医生在跑?举个例子,我跟你签约了,这个病如果能看我就给你看,看不了,我帮这个病人给他预约到上级医院。我通过信息系统,你第二天不用挂号,不用排队了,第二天就直接到上级医院找到大夫看病,看完病以后他就给我个医嘱、随访,我就接着跟你随访,这样病人就很方便。
家庭医生无论是从我们国内实践,还是从世界各国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它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加拿大,加拿大甚至家庭医生能将近40%,甚至50%都是家庭医生,澳大利亚家庭医生待遇比我们的医生待遇还要高,就连中国的香港地区,它的家庭医生也是很发达的,占据了半壁江山,包括英国、美国都是如此。我们国家的医改走到今天,我们说为什么要提出“家庭医生”这个概念?概括一句话,还医学人文关怀的本来面目,他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个我想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