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医患关系

病例讨论公开 拆除医患“心墙”

发布时间: 2014-12-05 09:45:34   |  来源: 河北日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而坐在主治医生旁边的杨某的丈夫程某听得非常认真,他一边用录音笔录着音,一边做着笔记。

  让患者及家属参加病例讨论,这个小小的变化,对各位医生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这是一场实战考验。”河北医大四院副院长、乳腺外科专家耿翠芝说,讨论中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患者及家属完全开放,他们可以记录,可以录音。“这不仅是以后治疗的依据,患者也可以拿着去国内其他医院咨询。”

  “医生不仅要有好的技术,更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对疾病也要有一个高水平、与国际一流诊治水平接轨的认识和判断,否则无法真正面对面解释患者的所有疑虑。”耿翠芝说,这不像平常,如果有些东西记不起来或有疑惑,可以私下里翻书查资料。“医生如没‘两把刷子’,就不敢承揽这活,压力是相当大的。”

  “不仅医生个人压力大,而且对乳腺中心整体水平要求也很高。”耿翠芝坦言,公开病例讨论是需要底气和勇气的,如果没有医院一批实力强、水平相当的医生作后盾,以及各科室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先进经验,乳腺中心开展公开病例讨论是不可能的。

  在讨论现场,患者常常会提出各种疑问,“这个为什么必须手术,是否还有保守治疗的可能?”“要是继续放化疗,会对患者带来哪些好处和副作用?”专家们都给予详细解答。

  “看到医生这样尽心尽力,我们心里非常感激。病情讲透了,很多疑问也就消除了。”一位患者家属说,他们做记录并不是要给医生找麻烦。“只是因为医学知识不多,对专家说的东西听过后记不住,希望和家人商量时能更好地分析专家意见,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沟通为了信任,减少医患矛盾

  这次病例讨论前,患者杨某四个周期的化疗刚刚结束,原本想马上进行手术,并坚决要求“保乳”。

  “但听完讨论,我们综合考虑了每一位专家的意见,放弃了立即手术的想法,而是决定再做两期化疗,然后选择时间手术。”第一次参加讨论的杨某爱人程某说,“至于能否‘保乳’还是听医生的意见。”

  “我们尊重患者决定,患者也同意了我们的手术治疗方案,愿意配合治疗。”河北医大四院乳腺中心副主任李海平对此很满意,他说,患者从不了解到了解,由不配合到配合,使医生的工作变得相对容易、简单。“像杨某这样的疑难病例,以前我们往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来沟通,做工作。”

  近年来,医患矛盾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预期越来越高,希望进了医院就是进了“生命保险箱”,如果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病人家属就无法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双方沟通不畅、缺乏信任,就极易引发医患矛盾。”耿翠芝说,医大四院收治的多是癌症患者,且不少人去时病情已很严重,因此更需要医生的治疗“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和权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