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 今日热点

陈肖鸣:医改缺乏整体推进 多点执业切勿乱来

发布时间: 2014-08-19 08:03:16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编者按: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公立医院改革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医改的任务之一,就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医改。人民网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如何改”系列访谈,邀请业内有识之士做客直播间,共议医改大计,为公立医院改革出谋划策。

  人民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赵敬菡)新医改五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进展缓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认为,医改仍缺乏整体推进,需要常设机构进行协调安排。

  只推局部

  缺乏整体设计推进

  “目标清晰:给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原则清晰:政府主导、市场机制;路径清晰: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等。那么,2009年我们开始新的医改,为什么公立医院改革是进展最缓慢的?”陈肖鸣认为,之所以医改进展缓慢,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整体推进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整体的设计,各地改革都是注重一个突破点,而在其他部分没有跟进,导致优点不能完全显示,反而暴露了不适用的地方。这会让人对于医改的举措产生怀疑,甚至对医改失去信心。”

  例如,医保的改革涉及收费标准和政府投入,这决定着看病的价格。如果只推进某一项改革,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又如,医改提出管办分开,实行理事会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和党委是什么关系?理事会的职责是什么?“这些都没有阐述清楚,所以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陈肖鸣说,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医改的推进。

  此外,和很多国企和国有的单位一样,医院内部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也是改革的难点。

  循序渐进

  医改需要常设机构

  陈肖鸣认为,公立医院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某一点,所以需要整体的设计。而一个有力的改革机构是必需的。

  “现在医改还是缺乏所有机构的主导。各地各级政府都有医改的领导小组,但这个小组不是常设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来主导改革,实际上他们的人力是有限的,机构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而公立医院所面临的问题,凭借这样一个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推进,是很困难的。”陈肖鸣说。

  对此,他建议,建立常设的医改机构。“这个机构之上建立理事会,由涉及医院的部门或者社会人来组成,比如卫生、物价、医保、人事、组织部门,一些院长们,还有人大、政协等。这样综合起来,形成合力。公立医院改革也不是说今天开始一下子就把它改好了,它是循序渐进的。改革过程中间会碰到很多问题,要及时地作出反馈和研究。因此,需要由一个常设机构来推动,协调各个部门,及时地应对问题,逐步把改革推向深入。”

  解放医生

  多点执业不能乱来

  “医生多点执业,如果做成了,就是人事制度的巨大突破。但是不能乱来,要有长期的安排。”陈肖鸣说。

  近期,北京市出台新政策,医生多点执业,不再需要征得所在医院的许可。对此,陈肖鸣说:“很多人把多点执业作为现阶段冲击大型公立院对人才垄断的一个手段,我觉得很难推进。在公立医院8小时工作制,这个时间又到别的医院执业,劳动制度怎么执行?那就是乱来了,没有制度了,医院不愿意。”

  他强调,使医生变成社会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制度安排。同时,他也指出了多点执业可能引发的人才问题。“有人认为,放开多点执业,公立医院医生都跑到民营医院去了,我觉得不一定。反过来,民营医院的医生也会向往大医院,还可能造成大医院的人才虹吸。”

  医生在整个医院的改革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医生多点执业是改革的难点,也是突破点。医生可以是自由的,但也应该得到管理。陈肖鸣认为:“必须要有医生的管理部门和护士的管理部门,如果只有鼓励,没有制约,这个制度是很可怕的。任何一个方案忽视了医生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个方案是不会成功的。”

  ?而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建立对医生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是可行的。“在一个管理下,执行国家主导、市场机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你不可以违反法律,自由地执业,包括医生、护士的管理。”陈肖鸣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