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人工肝全国推广 让”肝衰竭”起死回生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1-1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结合国际上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蛋白组学,科研人员发现,不同人的基因差异,遗传学差异,都带有个性化的“标志”,找到肝衰竭患者的共同“标志”,这个模型就做成了。
所谓模型,就像一套计算公式,患者的年纪、是否吸烟喝酒、肝病的病程、生物学检测等一系列数据计算整合,就能“算”出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几率,进而预估出患者在什么阶段接受人工肝治疗最有效。
李兰娟院士团队率先全面揭示了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首次发现毛螺菌科等细菌变化与重症肝病发病密切相关,对肝病重症化防治具有突破性价值;研究还发现了19种肠道微生物代谢标志物,对肝硬化和肝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团队还发现了肝脏肿瘤新的“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科研成果频频发表在国际权威的杂志上,国际同行学者都知道,中国这位女科学家,做出了杰出成绩。
而这些科研成果带来的成就背后,特别让李兰娟院士欣慰的是,他们为患者“抢”出了时间,也意味着挽救了生命。
“至今我还记得,一位40多岁的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只有立即做肝脏移植才有希望挽救生命,但一下子找不到适合他的肝脏进行手术,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他因为等不到肝脏而死亡?好在有人工肝,患者先后接受了8次人工肝治疗,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肝脏进行移植。手术后病人恢复很好,高高兴兴地出院回家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事情?”
在浙大一院,李兰娟院士团队和郑树森院士团队紧密合作,创造性地将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将重症肝病肝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
香港大学ST Fan 院士对此高度评价: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院士团队开创了肝病治疗新途径,是当之无愧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