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中国> 养老

人民日报关注养老焦虑:城里住不惯乡下困难多

健康中国health.china.com.cn 时间: 2014-01-10   来源: 中国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再次将养老话题推向公众视野。“未富先老”的中国,如何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如何让老人安享衣食无忧、体面幸福的晚景?新年伊始,我们推出“透视养老焦虑”系列报道,着重解析几种有代表性的老年心态,和您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山东退休教师刘文兰:

  进城之后感觉更孤独

  本报记者 杜海涛

  孤独如影相随

  灯下,老两口默默地守着电话,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

  天气越来越冷,室内的寒气上来了。71岁的刘文兰和老伴收拾行李,准备去青岛大儿子家过冬。

  刘文兰和老伴都是山东临沂乡下的中学老师,有两儿一女。大学毕业后,两个儿子先后到了青岛,成家立业、站稳了脚跟。小女儿到了上海,10年前和丈夫一起出国去了加拿大。

  三个儿女事业有成,当地人十分羡慕,刘文兰也十分自豪。可是,十几年前,当刘文兰和老伴陆续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孤独,就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退休时,儿女已不在身边;退休后不再工作,心里顿时空落落。除了教书,老两口兴趣爱好不多,整天待在家里,脾气也变得烦躁。为了排遣心情,那年冬天,在儿子的劝说下,她和老伴儿到了青岛。

  可是,在城里,感觉更孤独。

  儿子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儿媳在外企工作,每天起早贪黑,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10岁的孙子在寄宿制小学读书,一周才回一次家。儿子、儿媳上班走了,老两口摸摸这、摸摸那,想帮忙收拾房间,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楼下的小区广场,白天没什么人;出了小区又怕迷路。大部分时间,他们俩就在房间里坐着。“熬”过了那个冬天,老两口说什么也不在儿子家住了。

  回到乡下,老两口决定自己做些事。那时,他俩身体都还硬朗,就在县城边上租了一小块菜地,自己种菜。浇水、施肥、捉虫,每天往返于家和菜地之间,忙得不亦乐乎,生活充实了不少。但一到晚上,孤独还是如影相随。

  孩子天各一方。灯下,老两口常想起他们小时的样子。电话是联系的主要方式。可是,刘文兰拿起电话,又不由自主地放下:儿子现在回家了吗?是在开车,还是在开会?打电话会不会影响工作?老两口常默默地守着电话,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好在,孩子们都很孝顺,经常主动打电话来,这让他俩十分欣慰。

  这样过了几年,就在老两口逐渐适应了退休的日子时,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改变了生活。老伴突发中风,一下子卧床不起了。打针、吃药、按摩、理疗,为了照顾方便,儿子再次将他俩接到了青岛。第二年开春,老伴恢复得差不多了,夏天,老两口又回到了乡下,但再去菜园子种菜,已经不可能了。

  从那年开始,天冷去青岛,来年转暖回老家,成了惯例。

  压力与日俱增

  看病有压力,生活更有压力。超市啥都贵,青菜、牛奶、鸡蛋,常常拿在手里掂一掂,最终又放下了

  频频来往于城市和农村,刘文兰觉得很折腾。而更折腾的还不只是这些。

  前年冬天,刘文兰在儿子家感觉肠胃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胃息肉。辗转几家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刘文兰心思很重,担心是癌症,好在老伴、儿子、儿媳都在身边,不断地鼓励她。刘文兰度过了一段困难期,逐渐康复了。

  第二年开春,刘文兰回到老家,准备去报销医药费,但因为是在异地做的手术,在当地报销,手续十分复杂。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才把事情办完。

  在大城市看病,刘文兰觉得太贵,到医院排队、挂号,又特别麻烦。大医院人多,社区诊所又看不了大病。就是去儿子家小区门口的药店买药,也觉得比乡下贵不少。

  看病有压力,生活更有压力。在城里生活,油盐酱醋,样样操心。到门口的超市转转,啥都贵,青菜、牛奶、鸡蛋,刘文兰常常拿在手里掂一掂,最终又放下了。儿子说别怕花钱,可她心疼钱,总是花不出去。

  最大的压力还是身体上的。老伴中风后一直行走不便,自己的身体也逐年变差。一年冬天,儿子上班时间,老伴在室内滑倒了,刘文兰费了半天劲,怎么也拉不起来。最后,是儿子给小区物业打了电话,物业公司派一名保安过来,才将老伴扶起。

  年纪一天天增大。刘文兰盘算着,总去儿子家住,这不是办法。叶落归根,刘文兰希望,将来能把家里的老房子好好修修,最好能装上暖气,这样冬天就不用到儿子家折腾了。但是,看看自己和老伴的身体,这个愿望还能实现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