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化疗:延长生存与治疗风险的博弈
发布时间: 2025-04-02 16:15:55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曹洋
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无论是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晚期治疗中,化疗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能够杀死癌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但也最常引发患者和家属的诸多担忧。其中,化疗的副作用以及化疗是否会加速患者死亡这两个问题,成为了最常关注的焦点。
化疗副作用的解析
(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化疗最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许多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者甚至会因为严重的呕吐,无法正常进食,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2.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影响,导致骨髓抑制。具体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红细胞减少会引发贫血,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3.脱发:不少化疗药物会引起脱发,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头发大量脱落,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还可能对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化疗结束后,头发通常会重新生长。
4.肝肾功能损伤:化疗药物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这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肝功能受损时,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肾功能受损则可能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等。
(二)副作用的应对措施
尽管化疗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痛苦,但现代医学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应对方法。
1.药物干预:针对胃肠道反应,医生会在化疗前预防性地使用止吐药物,如 5-HT₃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对于骨髓抑制,可使用升白细胞、升红细胞、升血小板的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等,帮助维持血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内。
2.营养支持: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营养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的方式,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3.心理支持:脱发等外貌改变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同时,患者也可以选择佩戴假发等方式,改善外貌形象。
化疗是否会加速患者病情恶化
(一)错误观点的来源
“化疗会越化人走得越快”这种观点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一些患者在化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了恶化的情况。此外,化疗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让人们容易将化疗与不良后果联系在一起。
(二)科学分析化疗对生存期的影响
1.循证医学数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适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能够延长生存期。例如,一项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化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个体差异的影响:当然,不同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由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或者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化疗的副作用,导致化疗效果不佳。但这并不代表化疗本身会加速患者死亡,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化疗的综合作用:化疗不仅仅是单纯地杀死癌细胞,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对肿瘤的微环境产生影响,为其他治疗手段创造条件。例如,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可能使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从而提高治愈率。
(三)如何权衡化疗的利弊
1.医生的评估:在决定是否进行化疗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首先,会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基因检测结果等,判断化疗的敏感性和可能的疗效。其次,会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判断患者是否能够耐受化疗的副作用。此外,还会考虑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因素。
2.患者的选择:在了解化疗的利弊后,患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强,且化疗可能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那么积极接受化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相反,如果患者身体极度虚弱,无法耐受化疗的副作用,或者化疗的获益较小,患者可以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其他更适合的治疗方式,如姑息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综上,胰腺癌化疗虽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并非不可控制。通过合理的药物干预、营养支持和心理关怀,大部分患者都能够顺利度过化疗期。同时,化疗对于适合的患者来说,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化疗会越化人走得越快”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面对胰腺癌化疗时,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积极的心态对抗病魔,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 魏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