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过度容易诱发胆结石
发布时间: 2025-01-21 10:09:52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曹洋
人们大多习惯选择在寒冷的冬季进补,高脂、高糖、高蛋白容易摄入过多,造成胆汁浓稠度过高、形成胆结石。因此,冬季是胆结石形成及发病的高峰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山五院)普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李坚教授提醒市民朋友,餐后如果右上腹疼痛,要警惕是胆结石引发了胆绞痛,尤其是已患胆结石的患者,不可大意。近日,肝胆外科就收治了一名这样的患者。
“最近天冷,老婆不定时炖鸡汤让我补补,加上大鱼大肉,结果最近发现胃胀加重,右上腹痛得厉害,就赶紧来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胆囊结石已经长到3.5厘米了。”近日,一名患胆囊结石3年的患者因腹痛难忍入院,一查之下发现是胆囊结石发作了。随后,李坚教授手术团队为其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解除病痛。
李坚教授表示,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们往往通过摄入更多的油脂类补充身体不断散失的热量,但如果进补食物中含有过多的油脂、过高的胆固醇,会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上升,加速结石生成;对于已经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油腻食物诱发胆囊剧烈收缩,造成胆囊内结石出现位移,嵌顿至胆囊颈进而诱发胆绞痛甚至胆道梗阻。
冬季胆囊结石高发的原因有哪些?
饮食习惯改变:冬季气温下降,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会随之改变,更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胆囊收缩不畅,胆汁淤积,增加了患胆囊结石及发作胆囊炎的风险,从而引起剧烈腹痛、腹胀等。
运动量减少: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往往减少了户外运动的时间,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胆囊的收缩力也会下降,胆汁排放异常导致淤积,更容易形成结石。
作息不规律:冬季人们可能因寒冷而更愿意待在家中,导致作息不规律,如不吃早餐或吃宵夜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
对于已经明确有胆囊结石的人群,冬季进补或作息时间问题,容易改变胆囊的收缩及排放量,诱发体内胆囊结石的发作,出现上腹的绞痛或者是进食后发现恶心,呕吐。
胆囊结石的危害有哪些?
腹部不适与疼痛:胆囊结石患者初期常会出现腹部不适或轻微疼痛的症状,尤其在饱餐或摄入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这种疼痛可能表现为钝痛、隐痛或绞痛,虽然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影响消化功能:胆囊结石还可能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放,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胆囊炎:胆囊结石如果长期存在于胆囊内,可能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引发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若通过胆总管进入胰腺管道,可能堵塞胰腺管道,引发急性胰腺炎,出现的症状有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胆道梗阻、黄疸:胆囊结石如果排入胆管,可造成胆管梗阻,轻则疼痛,重则腹痛、黄疸、发热,不及时抢救甚至会危及生命。
胆囊癌: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并反复发作胆囊炎,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患者伴有胆囊结石。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饮食调理:规律三餐饮食,减少宵夜,减少高脂肪食物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超重、肥胖者体内胆固醇过高,胆汁产生时其内胆固醇也处于过饱和状态,易形成胆固醇性结晶,会加速胆结石的形成,因此要控制体重,合理减肥。
加强锻炼:坚持锻炼可以减少内脏脂肪的堆积,使内脏器官的功能增强,同时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淤积。
稳定情绪:过度紧张和压力也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因此,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已经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并至肝胆外科专科门诊就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张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