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体验式健康教育 相伴患友“玫瑰”人生

发布时间: 2024-12-03 15:08:42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曹洋

 

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率提高,我国肠造口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在手术中被切除了肠道或者肛门,术后在腹部留下一个人工“造口”,替代肛门的排便功能。这一术后的改变,让许多造口患友面临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家人的关心和照顾,更需要专业的护理指导。

为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造口护理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推行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肠造口患者全程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开展体验式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速患者康复,帮助造口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重启美丽新生活。

术前阶段:仔细说,精准定

在医护工作实践中科室医护团队发现,术后就带上造口,很多患者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没有思想准备。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足、出院准备度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需要更细致的术前教育与心理辅导。于是,在患者入院后,科室会组织造口治疗师、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共同为其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服务。特别是手术前,患者与造口治疗师、医生共同参与造口术前定位,更深入地了解手术方式及因病情需要而选择的腹壁位置、造口形态等。一些患者通过术前“体验”试戴造口袋,并配合医务人员的讲解,感受术后排便方式的变化,心里更加踏实和有准备,减少了对手术的恐惧。

image.png

术后阶段:细心教、认真做

从“护士做,照护者看”到以“患者与照护者为主”的体验式学习的转变,体现了医疗护理模式从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转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后续更换肠造口时,会请患者及家属作为助手参与其中,护士边操作边指导,教授更换造口袋的技巧、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并对患者疑虑做出详尽解答。对于高龄、操作能力欠缺的造口患者,造口治疗师将根据他们的薄弱点反复演示,同时提供心理干预,让患者主动参与并逐步实现自我护理。

image.png

与此同时,通过宣教手册、视频、现场教学演示等多元化方式,帮助不同认知能力、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理解,教会患者及家属更换造口袋的方法,学会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状态,了解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做到“预防重于治疗”。

出院阶段:耐心观、暖心嘱

出院前,通过住院阶段体验式健康教育,患者都能基本掌握造口用物使用顺序,能独立更换或由照护者协助更换造口袋。造口治疗师通过床旁指导,及时提醒正确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而共同讨论出院后的生活护理计划,帮助造口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image.png

胃肠外科定期举办“阳光之家”造口护理大讲堂及患教会活动,为造口患者搭建起一个学习专业护理知识、沟通交流经验的平台,让患者之间敞开心扉,互帮互助,树立生活信心。

通过互联网护理门诊造口护理咨询、微信群等联结护患,科室造口治疗师、专科护士随时在线为患者答疑解惑,让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同时,针对出行不便的居家患者,出现造口问题,只需要动动手指网上预约,科室就会提供上门服务,为造口患者排忧解难。

image.png

在医学界,造口由于形似玫瑰,常被比喻为造口患友的“生命之花”,需要悉心照料呵护。柳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通过住院期间体验式健康教育、院外延续护理等多种形式,实现“住院有人护,居家有人顾”。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突出专业导向,推动造口患者全程管理,促使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发展,给予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以及无限的爱和温暖。(柳州市人民医院供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