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重庆提出心理健康促进2030年目标

发布时间: 2024-07-05 09:52:37   |  来源: 健康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近日,重庆市爱卫办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每10万常住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6名,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市、区县两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率达100%;8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站(不含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心理服务科室);60%以上的村(社区)设立心理辅导室;100%的高等院校和95%的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含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60%;80%以上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病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普遍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公安、司法系统在监管场所普遍设立心理辅导室。

《实施方案》规定,强化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五社”联动机制。到2030年,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或心理辅导室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至少为辖区内20%的人群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市70%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员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大力实施“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支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完善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对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可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对其所需绩效工资单列发放。到2030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定期测评及干预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信息报告、信息交换、联合随访、分色分级、应急处置和综合管理等功能,纵向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横向联通各级政法、公安、民政、残联、医保等部门。

《实施方案》明确,依托平安重庆建设协调机制,建立完善“政府领导、属地主责、部门协作”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到2030年,全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达到5‰、规范管理率不低于95%、规律服药率不低于85%,100%的区县开展社区康复服务,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特约记者黎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