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年底将累计达到500个

发布时间: 2024-06-17 10:03:35   |  来源: 经济日报   |  责任编辑: 曹洋

 

国新办1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2024年将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预计年底各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黄华波表示,今年将在集采品种选择上强调统筹协调,重点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开展工作,做到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在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其中,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持续聚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竞争较为充分的药品;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将聚焦临床必须、存在价格虚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品种。

在地方层面,主要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包括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河南牵头开展国家组织集采可替代药品采购、三明联盟牵头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用药集采、江西和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的集采、福建牵头开展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集采、河北牵头开展血管介入类耗材集采等。同时,要求各省抓紧补缺,对已有多个省份开展集采,价格充分竞争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以带量联动方式纳入集采范围。

在创新药审批方面,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介绍,2017年6月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采纳实施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中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中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让中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药物研发成果。(吴佳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