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多学科联合诊治 宝宝术后换“新颜”

发布时间: 2023-11-03 14:19:17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曹洋

 

在柳州市人民医院首届联合诊疗优秀案例评选大赛决赛上,儿科展示与分享了一例“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为一名一个月大的胆道闭锁患儿实施手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的病例,充分展现了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实力。

黄疸持续加重 竟是胆道闭锁

小莹(化名)出生后就开始出现黄疸,并且黄疸逐渐加重且大便呈浅黄色变化,在外院多次住院治疗,情况都未见好转,始终无法给患儿父母一个明确的诊断。

image.png

为了明确诊断及治疗,经过了解,患儿父母急忙带着一个月大的宝宝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就诊。接诊医生将患儿收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经检查,患儿的直接胆红素、转氨酶及总胆汁酸升高,超声、肝胆动态显像及MRCP都提示有胆道闭锁的可能。

做足准备 多学科联合诊疗迎难而上

据了解,患有胆道闭锁疾病的孩子,由于胆汁无法通过胆管顺利排出,导致身体和眼睛都会黄染,被称为“小黄人”。孩子的肝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可逆转的肝损害。

image.png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及探讨下一步诊疗方案,儿科迅速联合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核医学科、药学部等科室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

image.png

会诊中,专家们查阅及解读了相关医学指南及医学最新进展,总结、分析患儿病史、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各个专科的专家都根据患儿的情况对诊断提出各自的观点。最终,团队达成共识,明确患儿为Ⅲ型(肝门部)胆道闭锁,必须要尽快实施手术。

重建小宝宝的胆道 犹如做“微雕”

目前,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出生后3个月内。儿科主任金伶表示,胆道闭锁的手术难度非常大:“由于肝门空肠吻合术具有一定难度,在一个只有1个月大的婴儿身上重建胆道,更是难上加难,就像做‘微雕’。”

image.png

为了保障患儿手术顺利实施,儿科再次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持续沟通术式及风险防控,制定出周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并与区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研讨。国内知名儿外科专家黄金狮教授也充分肯定本次多学科诊疗团队讨论的意见及诊断。

image.png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细致的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宝宝的黄疸很快消退,胆红素迅速下降,术后效果非常好。原来“黄色”的小宝宝恢复健康,成为了一个白胖小宝宝。

柳州市人民医院创新联合诊疗模式,充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诊疗理念,探索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专病中心建设,为患者提供最优诊疗方案以及“一站式”的专家团队服务,为疑难病例提供诊疗机会、争取救治时间,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医生提醒:胆道闭锁,不容忽视,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胆道闭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波及肝内、外胆管的闭塞性病变,治疗不及时,甚至还可危及患儿生命。它可见于足月正常体重儿,孩子在出生后,一开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之后孩子慢慢出现黄疸。

与正常生理性黄疸不同的是,合并有胆道闭锁的患儿,他们的黄疸不仅不会慢慢消退,反而还可能会加重。而且,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肝脏分泌的含有胆红素的胆汁无法顺利进入小肠内,使得这类患儿大便颜色变淡,并且颜色越白,提示梗阻越严重。

因此,金伶主任提醒: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黄疸一直不消退及大便颜色变浅、变白等异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诊!(柳州市人民医院供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