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68岁老伯踢球突发心跳骤停 现场徒手心肺复苏保住命

发布时间: 2023-07-13 13:44:24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心跳骤停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50多万人死于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跳骤停,生存率仅为1%。

7月8日,一名市民踢球时心跳骤停倒地,现场教练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进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一直坚持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大五院)医护人员到场。患者被安全转运至医院后,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病区主任陈剑手术团队仅用14分钟就将闭塞的冠状动脉打通。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踢球突发心跳骤停 院内外接力救命

7月8日晚,68岁的赵伯踢球时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并大汗淋漓,意识丧失倒地。一旁的教练即刻开始人工心外按压,并呼叫周围的人取AED、拨打120,AED电击除颤后,赵伯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image.png

人工心外按压

此时,中大五院医护团队也赶到现场接过“生命接力棒”。运送途中,医护人员为他做了心电图;患者到院后,急诊医学科李医生即刻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果与心电图结果吻合,诊断考虑为de Winter综合征(一种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团队迅速就位并立即行急性冠脉介入治疗。

image.png

术前血管闭塞,术后恢复血流

陈剑主任手术团队仅用14分钟就在患者前降支行支架植入,将闭塞的冠状动脉打通,术中造影提示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此前预判完全一致,即左前降支全程弥漫钙化且近中段交界处完全闭塞。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运动时为何会突发心跳骤停

陈剑主任介绍,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激烈运动。即使同一人,在不同时段、不同身体状态下,对运动的耐受程度也不同。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肌氧耗随之增加,但少数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一旦供血不足,可能造成供氧和需氧失衡,导致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有多种病因,其中冠心病所致猝死占35岁以上心源性猝死的80%。

抢救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

突发心跳骤停时,如没有及时进行施救,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抢救最佳时间只有4分钟。

陈剑主任表示,4分钟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施救,预后很不理想;如果超过6分钟,脑死亡几率比较大,存活率几乎为零。我国每年50多万人死于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跳骤停,生存率仅为1%。因此,对发现心跳骤停的第一目击者早期高质量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和AED除颤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牢记“救命三步”

1.遇到有人突然倒地并呼之不应(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要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尽快获取AED。

2.观察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应立即做心肺复苏,一直按压到取得AED或救护车到达。

3.AED到达现场,及时给予电除颤。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为非专业医护人员设计的“除颤神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除颤过程中,人们要根据AED语音提示和屏幕动画操作提示操作。

预防要从“源头”抓起

掌握急救技能非常必要,但更要做好猝死的病因预防及猝死先兆的正确识别。

心源性猝死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等不适,腰酸背痛等症状,甚至发病前数小时或两三天内,曾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晕厥等。中青年人,尤其在运动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黑矇等不适时,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诊。

陈剑主任提醒,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又是冠心病的患病因素。市民要定期体检,避免各种容易诱发猝死的因素,如大量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文:许晴晴 张嘉斌 图:姜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