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肠癌——潜伏期超长的健康杀手

发布时间: 2023-05-26 15:44:18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2020年已跃居癌症发病第二位,每年新发人数有54万。而尤其令人担心的是,早期的结直肠癌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一旦出现便血等明显表现时,已进展得相对严重了。本文就大众普遍关心的九个肠道健康和肠癌防治的相关问题,为广大患者进行详细解读。

一、肠道健康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肠道在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不可以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过度吸烟喝酒,要关注并维持肠道健康。

肠道一般有小肠和大肠,分别有十二指肠、空肠、升结肠、直肠等,没有被胃部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会进入肠道,在肠道内逐渐被人体消化吸收,对维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被人体所吸收。肠道内还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能够抑制因为进食而摄入的致病菌,使致病菌无法在肠道内生长繁殖,然后随着大便排出体外,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肠道还可以浓缩已经被吸收营养的食物残渣,使这些物质形成大便,然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避免食物残渣在体内过多残留。

在医学上肠道健康有七个标准,首先肠道消化吸收好,就是说我们每天按照正常份量吃进肚子的食物,都能够得到消化和吸收,不会有胀气的感觉;

其次每天排毒正常,平时没有感冒上火的情况下,不会有便秘的习惯,大便成形,没有拉稀的现象。人体一旦出现便秘就会打破肠道平衡,有的甚至影响到睡眠;第三,肠道卫生健康,意思就是肠道内部环境平衡,不易受到细菌感染,也不会出现过敏的情况;第四,肠道活性益生菌充足,肠道蠕动正常,每天都能够进行排毒功能的运转,一天至少一次大便的习惯;第五,肠道内有良好的环境供益生菌发酵,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够分解制造出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第六,肠道内有足够量的有益菌,用来分解胆固醇,帮助肠道达到脂肪代谢的平衡,还可以为脾脏的运转工作贡献一份化湿的力量;最后,健康的肠道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肠道内能够产生一些有益菌和活性菌的数量。

二、临床上哪些常见的肠道疾病需警惕

肠道疾病主要是指肠道周围部位发生病变所导致的疾病,由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不同,治疗方法也是不同,因此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对症治疗,同时在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患上肠道疾病,那么肠道疾病有哪些?一般有五种肠道疾病较常见。

1、肠道间质瘤:它是常见的肠道疾病,它也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患上肠道间质瘤,它容易给自身消化系统造成损害,而且可能因为肿瘤的破裂而导致急性腹症,建议中老年人要引起注意,避免患上肠道间质瘤。

2、肠扭转:肠扭转又称小肠扭转,通常是肠管中的某一段肠沿着一个固定的部位旋转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如病情严重很有可能因肠道扭转而出现休克、肠坏死或者腹膜炎等现象,所以在饭后避免剧烈的运动,它能有效降低疾病的病发率。

3、急性肠炎:它主要是由于某种因素而形成自身肠胃黏膜发生急性炎症,通常患上急性肠炎,容易出现腹痛、恶心、发热、或腹泻等现象。

4、肠息肉;它主要是指肠黏膜表面异常突出,一般患上肠息肉的患者在肠道部位会出现大小或者数量不一的颗粒状,它容易会使患者腹部出现闷胀、疼痛等症状。

5、十二指肠溃疡:该病症是病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一旦患者患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就会出现灼痛、胀痛、腹部疼痛和穿孔等一些并发症,因此患者要引起注意。

三、在临床上肠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目前,从临床数据来看,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这跟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餐桌上的饮食过于精细,大鱼大肉吃的多,运动又少。有数据显示,肠癌在我国是排在前5位的癌症,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人确诊结直肠癌,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结直肠癌而死亡。

纵观我国肠癌发病率,跟经济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东部地区首当其冲,其次是中部,后是西部。而在国内省份的分布上,高发的是上海,然后是北京、浙江等地区。综上来看,经济程度高发展的地区大于低发展的地区,城市大于农村,进一步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的不良饮食习惯与肠癌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四、肠癌的诱发因素常见有哪些

肠癌为肠道癌症的总称,以结肠癌、直肠癌多见,病因虽未明确,但诱发因素类似,一般可分为五大类型,通常包括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高危疾病因素以及年龄、性别因素等。

1、饮食因素:肠癌高发患者多数有高脂肪饮食的习惯,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喜欢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使肠道黏膜细胞发生损伤,在损伤与修复过程中容易诱发肠癌;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的不同也导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区别,而这种因素也包含了人种因素的可能,比如欧美地区的人群容易发生肠癌;

3、遗传因素:此类人群具有典型的家族遗传病史,容易发生癌基因突变,诱发肠癌。因此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病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

4、高危疾病因素: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以上高危疾病容易在病程中发生癌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年龄、性别因素:肠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其中50-60岁更为多发,而且相对男性患者来说女性更为多见。

综上所述,引起肠癌的因素较多,可能还与吸烟、肥胖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些诱因可能并不是单一出现。因此了解肠癌的诱因后,尽量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肠癌的发生。

五、肠癌现在筛查手段有哪些

肠癌通常可以通过直肠指诊、大便隐血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筛查。

1.直肠指诊:肠癌是发生在直肠和结肠的癌症的统称,一般可以通过直肠指诊来诊断,通常可以发现距肛门7-8cm以内的中下段肿瘤。

2.大便隐血检查:肠癌还可能会引起便血,患者可以进行大便隐血检查,若是大便隐血阳性,说明可能患有肠癌。

3.肿瘤标志物检测:为了诊断肠癌,患者也可以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果癌胚抗原异常升高,则可以初步诊断为肠癌。

六、肠道息肉应该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肠子里有息肉可以通过生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如果通过肠镜检查,确定患者肠子里有息肉,但是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可以先不进行相关治疗,以观察为主,定期复查。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作息的调整,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减少对肠道刺激。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红薯、南瓜等,以保证排便顺畅,减小肠道压力。

如果经过检查发现结肠相对较大,对患者的生活已经产生明显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七、肠癌的不同分期生存率如何

肠癌一般分为零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这几个阶段。

从寿命上来看,零期肠癌患者五年生存期一般能达到93%。

一期肠癌患者五年以上生存期,可以达到91%以上。

二期肠癌患者,五年以上的生存期在76%左右。

三期肠癌患者五年以上生存期再50%左右。

四期肠癌患者,五年以上生存期只有14%左右。

八、肠癌治疗手段包括哪些

肠癌是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筛查,就诊时通常已经进入中晚期。针对肠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区域的肠系膜和淋巴结,以降低肿瘤复发的概率。如果是肠癌晚期,且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进行手术姑息治疗,以缓解肠梗阻症状,但是多数患者在1-3年内易出现局部复发或是远处转移;

2、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不可切除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多选用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还能降低药物毒性,延缓耐药性的出现;

3、放射治疗:适用于病灶发生在相对固定的直肠和下段乙状结肠的肠癌患者,术前进行放射治疗,有利于手术过程中将肿瘤组织剥离、切除干净,术后放射治疗有助于降低肠癌复发的概率;

4、内镜下治疗:对于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肠癌,可以对病变部位采取内镜下电凝切除或剥离切除。对于晚期肠癌,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通过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冷冻疗法等缓解症状;

5、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治疗,对肿瘤广泛转移或者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尤为适用;

6、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有助于减少肠癌的多重耐药性,提高临床疗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转移,促进细胞凋亡,常用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瑞戈非尼片。

九、如何正确预防肠癌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方法有效预防肠癌,日常调整饮食、积极锻炼、戒烟戒酒等方式可能降低肠癌发生的风险,定期检查、处理肠息肉会起到一定帮助。

1、调整饮食。肠癌的发生与经常摄入高蛋白食物和含有化学致癌物的食物有关。日常生活中要适量减少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的摄入。同时,减少进食经过腌制、熏制、化学防腐剂处理的肉制品。建议多吃粗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积极锻炼。体重或体脂超标会增高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增加患肠癌的风险。运动不仅可以降低体脂,还可以加快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粪便中毒素对肠黏膜的不良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癌的发生。

3、戒烟戒酒。长期吸烟、饮酒均为肠癌的危险因素。吸烟时间越长,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病的机会就越大,尤以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的危险性最大。如果饮酒再加上吸烟,则患癌的危险性更大。因此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对预防肠癌有一定帮助。

4、定期检查、处理肠息肉。部分肠息肉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可发展为肠癌。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发现肠息肉及时进行处理,也可以降低肠癌的发生风险。

总之,对疾病要有足够的科学理解,不信偏方或者不科学的治疗手段,相信专业的医院和医生,给予患者科学、规范、个体化的治疗。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主任医师 何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