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系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带”,这份建议请查收

发布时间: 2023-03-27 10:45:14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国培专家、西南大学教授郭成表示,根据调查发现,我国有超过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不良、自我意识不健全等,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应广泛关注、共同参与,才能系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安全带”。

郭成介绍,抑郁是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之一。抑郁的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悲观和兴趣丧失,同时也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损害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睡眠紊乱、食欲不振、头痛等躯体症状。

“初一到高一年级是抑郁的高发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刚进入青春期,有自己的主见,但父母的管控可能导致他们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容易抑郁。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升学压力大,过重的学习压力也会导致抑郁。”郭成建议,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多倾听、多开导,多和孩子沟通。孩子也要注意自我调整,放松是应对压力的最好方式,瑜伽、听音乐、冥想等都是不错的放松选择。

焦虑是青少年的又一常见心理问题,包括过度恐惧或担忧等症状,主要通过情绪和身体症状来表现。“引起焦虑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紧张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个人的身高和长相等生理原因,来自学业的压力等。严重的焦虑会让孩子丧失活力,同时增加成年后患抑郁症的风险。”郭成说。

孩子经常焦虑如何干预?郭成建议,首先,家长应该改变训斥、催促、责骂等教育方式,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其次,父母要多陪伴和关心孩子,陪孩子运动、郊游等,也可以请与孩子关系好的同学多陪伴他。然后,给孩子一些学业上的指导,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另外,建议学校多组织课外活动,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充分释放焦虑。

自我意识不健全也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郭成认为,自我意识不健全的原因在于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发生了冲突矛盾。“比如,一些孩子本来长得很漂亮,但就是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这就是自我意识不健全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家长和老师要培养孩子客观地、积极地、全面地认知自己,同时要教会孩子自我悦纳,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还有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社会适应不良。它的主要表现是害怕到陌生的环境中去,比如,不敢参与校园活动,不愿意和陌生同学交流等。“社会适应不良的根源在于安全感的缺失。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安全感,和他接近,接纳他的情绪或行为,他才会觉得你理解了他,才会向你吐露心声,你才能够有办法去真正帮助他,让他更好地适应社会。”郭成说。(李华曾 陈雨 邹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