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发烧12天的女子患罕见脑炎呼吸衰竭

发布时间: 2023-03-08 09:55:34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2022年年底,林女士“阳”了,发热、疲劳、头晕头痛,浑身难受……起初她和大多数轻症感染者一样,发烧两三天,吃药后体温降下去。可后来仍在间断发热,相关症状持续了快12天。去医院做了CT,也对症治疗,但一直没有好转。

一个午觉睡醒大脑“宕机”了

1月2日元旦假期,林女士继续宅在家里休息,整个人恹恹的,浑身没劲儿,只想睡觉。丈夫也贴心地没有吵她,可是这一觉睡了很久,等丈夫好不容易把她喊起来时,意识到了不对劲:“她人坐起来,眼睛睁着,但是叫她也没反应,也不说话。”反应很迟钝,整个人像是“宕机”了一样,完全没有经验的丈夫慌了手脚,赶紧拨打120,可就在急救人员带着林女士从电梯下楼的短短3分钟,她突然开始抽搐,口吐白沫,整个人昏了过去。

120一路飞驰赶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急诊接到时发现林女士人已经昏迷,瞳孔不等大,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不稳定,医生迅速为她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没有耽搁,直接推进了重症医学科。感冒、发热、头痛、犯困……疑似新冠的症状,竟然直接进了ICU?林女士的丈夫整个人都是懵的,慌乱中,他听到一位医生说了句,“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是脑炎”。

相关检查结果很快出来:林女士感染及炎症指标升高、中度贫血、肝功异常、肾功异常、凝血异常、白蛋白低下,此外还有胸腔积液、双肺炎性渗出、颅脑影像异常。

昏迷中的林女士,大脑、肝脏、肾脏、肺部、血液等多脏器多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身体像是一瞬间“垮”了,生命垂危。

必须尽快确诊,稳住病情,开展救治!深圳大学总医院立即启动全院多学科会诊(MDT),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心内科、感染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学部、医务部等多个科室专家全面诊断:28岁年轻女性,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新冠感染阳性。目前意识障碍、癫痫发作,面临多器官功能障碍,颅脑影像提示对称性丘脑病变及脑干病变。年龄和发病特点等种种迹象,都指向新冠病毒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自身免疫性脑炎。

神经内科张红鸭医生高度怀疑,这是遇到了一例罕见病Bickerstaff脑干脑炎。

新冠诱发罕见脑炎 病毒入脑凶多吉少

这病太少见了!脑干,只有拇指大小,却是人的生命中枢,相当于电脑的CPU。Bickerstaff脑干脑炎,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及误诊,整个深圳地区都极少有确诊病例。

经过MDT讨论后,立即给上大剂量激素免疫抗炎,血浆置换、输注免疫球蛋白、抗感染、减轻脑水肿、控制癫痫、营养支持、改善脑功能、改善肝肾功等对症处理。

一切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在重症医学科宋志主任、神经内科张红鸭医生、肾脏病科王琴医生指导下,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全力进行抢救,并为她安排腰穿检查,发现脓性的黄色脑脊液流出,脑脊液标本送检提示蛋白高,结合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检查和视频脑电图监测,张红鸭医生认为,基本可以明确诊断为脑干脑炎。

同时,作为可以快速清除血中致病因子的治疗手段,血浆置换治疗也迫在眉睫,多科联动,准备血浆、血液净化评估、建立血液净化通路、血浆置换随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丈夫无力等待在ICU门外,人都是懵的,这也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脑炎”:“我第一反应是抗拒,不相信啊,怎么可能是这样?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体会到了绝望。”

签字的时候,他的手都是抖的。通过医生手机拍摄的视频,他看到了ICU里的妻子,才过去短短一天,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人仍然昏迷着,脸是肿的,最令他揪心的是,他不停在网上检索“脑炎”的相关信息,越看越害怕。都说这类病来得急、恶化快,生命体征随时都有可能维持不住,甚至有些发现症状后不到半天,人就“走”了。他跟两位妈妈也说了小林的情况,家里人哭成一团。“当时觉得脑炎就是很重的病了,器官很有可能会衰竭。又因为感染新冠,这种病毒对脑子的影响到底是什么程度,都是未知的。”

脑炎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凶多吉少,又叠加感染了新冠病毒,人还能不能醒过来?侥幸没有死亡的话,会不会有后遗症?一切未卜。

此时,唯一撑着一家人的,就是站在他们身后的这支综合实力强大的医疗团队。在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为深圳市最年轻的公立医院之一,深大总医院扛过了新冠病毒感染席卷而来的两波压力:感染高峰给发热门诊和急诊带来的压力。彼时正值2023年初,感染的高峰逐渐过去,但随着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感染而来的重症压力仍未减轻,奥密克戎带来的考验前所未有,像“战士”一样的医护人员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不敢松懈。“三级研究型医院就是要承担救治重症患者的责任,这个时候,我们就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最后底线,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绝不退缩。”医院领导发出掷地有声的承诺。医院扩容重症、亚重症救治资源,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疾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肾脏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高级别专家组成院内专家组,结合国家诊治方案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果和救治经验,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摸索出一套“总院标准”和“总院经验”。

据介绍,Bickerstaff脑干脑炎,全球没有统一指南、没有专家共识,全球报道多为个案,其病理生理及相关机制不明。也就意味着,临床实践没有“金标准”,医生们是在与未知的风险拉锯,抢夺生命。但身为深圳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学组组长,张红鸭医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治经验。激素抗炎、丙球冲击,这些都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常规手段。方向是对的!

终于,在两天半的积极救治之后,医生“激活”了她“罢工”的大脑。

极其罕见常被误诊 如不及时治疗致死致残率非常高

从1月2日下午,到1月4日晚上,昏迷了整整50个小时后,林女士睁开了眼睛。

就是这样一个短暂的、睁开眼皮的动作,令医生和家属们开心不已!对她的下一步恢复也有了极大的信心。

刚开始,她只能慢慢用眨眼、点头的动作和医生交流。神经系统专科查体发现,她的两个瞳孔不能同时回落、追视差、伸舌头偏斜、肢体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综合发病特点及检查结果,与医生的分析完全一致!支持自身免疫性脑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Bickerstaff脑干脑炎的诊断。

林女士逐步脱离了危险,第8天,从重症医学科转回了普通病房。

张红鸭医生及时调整着治疗方案与用药,在前期治疗基础上,先后加强免疫吸附血液净化治疗、人免疫球蛋白调节治疗、靶向B细胞耗竭治疗等新技术新药物。

“放心,我们肯定能救回来!”听到神经内科陈小武主任这句话,林女士的丈夫感觉一下子有劲了,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认不出亲妈 她脑干受损会否有后遗症

“我不认识你,你是谁啊?”在去做CT检查的走廊上,一位戴着口罩的女士靠近小林时,她一时间没认出来,一句话,把对方的心说得拔凉拔凉的。隔了一会儿,她才慢慢反应了过来,眼前就是自己的妈妈。

医生让她练习做数学题,100-7、93-7、没问题,可再继续减下去,就有点点困难。

随着人清醒了之后,家人们最急切关心的问题:病毒入侵了大脑,大脑会不会受损?

医生解答了家属的疑虑,之前考虑怀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新冠病毒进入了脑子,直接攻击。一种是病毒在外周,诱发脑内一系列免疫反应与损伤。万幸的是,目前看来,病毒没有进入脑子,应该就是林女士自身的免疫反应导致了昏迷及神经炎性损伤。她的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运动,短期来看有影响是正常的,但随着治疗的强化,应该能恢复如初,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一直守在林女士身边的丈夫,直观的看到了她每天的变化,意识、记忆、计算,各方面在快速的恢复。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人,“回来”了。

“从出症状、到确诊,到用上药,速度非常快。上措施非常及时。没有一点耽搁,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能恢复这么快。”

及时进行免疫治疗 是改善不良预后的关键

经历过向死而生的一个月后,林女士即将康复出院。

生病时凹陷下去的脸颊略微胖回了一点点,气色看起来好多了,她和医护人员们说说笑笑,想把每一个不分昼夜守望过自己的面庞记在心里,此刻的大家不仅仅是医和患,更是并肩战斗的亲人。临出院前,林女士和家人特意为深大总医院送上锦旗,认真同每一个伙伴告别。

张红鸭副主任医师介绍,罕见的Bickerstaff脑干脑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神经系统罕见病,属于自身免疫性脑炎。据报道,在儿童、青壮年、老年人等各个群体均可发病,大多与前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等所致自身免疫异常相关。与吉兰-巴雷综合症之间的重叠,显示出相似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肌无力、眼肌麻痹、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部分模拟其他自身免疫性脑炎如精神症状、癫痫发作。治疗干预不及时,致死致残率非常高。而早期免疫治疗是关键,强化治疗、全面管理,大多恢复良好,小部分有复发。

磁共振影像:脑干病变(Romano N, et al. Neurohospitalist 2021)

为什么一场看似普通的“新冠感染”会诱发脑干脑炎?医生提醒,规律作息、加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做好免疫异常等基础病管理,是预防脑干脑炎的前提。一旦出现复视、意识障碍、共济失调、肌无力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诊,早期识别感染后免疫炎症综合征,及时进行免疫治疗,是改善不良预后的关键。(图文:杨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