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健身促健康,如何带动更多人

发布时间: 2023-02-17 10:31:59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天气日渐转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锻炼身体,到街边公园打太极拳、跳广场舞,到健身房里练器械……

您有健身的习惯吗?了解如何科学健身吗?

河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省人民群众普遍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河北健康模式。

那么,怎样进一步丰富完善健身与健康服务体系?如何带动更多人科学健身?

公众科学健身知识存缺失

“双腿绷直,用手触摸脚尖,不用太快,慢慢来……”2月13日下午5时许,石家庄市体育公园足球场边,市民邢旭(化名)带着4岁的儿子进行热身运动。孩子显得有些不耐烦,想要停下热身直接进入场内踢球,邢旭颇为严厉,坚持让孩子把一组热身动作做完。

“踢球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孩子开心,但前提是要保证安全。我也是因为吃过亏,所以特别注意。”邢旭是一名足球爱好者,几年前,他曾因踢球造成右脚脚踝骨折。

“那次受伤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邢旭说,他是在无对抗状态下受伤的。“当时已经踢了两个多小时,训练结束后,我感觉没尽兴,就想多练几次射门。但其实那时我的体力已经明显不足,勉强再踢,动作变形,结果就受了伤。”

康复后,邢旭明显提高了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不仅每次运动前都会认真做好热身准备与拉伸恢复动作,还开始有意地学习一些标准的足球技术动作。“虽然大学时上过足球课,但也只记得考试时的颠球了,专业技巧掌握得不多。”

“很多人把运动等同于健身,认为我只要运动了就是在健身,其实这是个误区。只有科学锻炼,才能避免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更高效地促进身体健康。”河北万拓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拓体育)体能教练杨宗举说,科学健身要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形式和时间。

近期,杨宗举的一位学员因膝盖不适向他寻求帮助。这位学员是位64岁的男性,具有多年运动基础,推断是因运动不当出现了髌骨软化症状。

“从专业的角度讲,每种运动都有正确的运动轨迹。而实际上,普通人往往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果长期保持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不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就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杨宗举说。

除了需要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在杨宗举看来,科学健身中更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进行体质健康、运动风险等评估。开始健身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运动、怎么运动。

“比如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可以检查人体平衡能力,评价位置感觉、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的协调能力。尤其对老年人来说,良好的平衡能力对防摔倒、扭伤等有重要意义。实际上,现在很多人的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都不理想,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训练。”他举例说。

闭眼单脚站立测试,是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确定的11项监测内容之一。这11项测定涉及心肺运动功能、肌肉力量等内容,能反映出受试者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综合特征。

“现在很多人健身是哪强练哪,这也是个误区。”杨宗举说,科学健身要遵循全面发展原则,通过锻炼使全身各部位、各项机能、素质都得到发展。“普通人健身和专业运动员训练目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补上身体素质的短板。”

为减肥一味追求体重降低也是杨宗举观察到的普通人常见的错误观念之一。“每个人都追求身体的健康,现在越来越多人有了主动健身的意识,但科学健身的知识却并不是人人都掌握。”杨宗举说。

“群众的健康需求、体育需求与日俱增,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包括体育场地资源等硬条件,也涉及科学健身指导等软指标。”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马剑表示,科学健身涉及很多内容,包括运动量的规划、项目的选择、装备的使用、避免运动伤害、康复等。如何为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人群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是推动全面健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让不同人群都有接触专业指导的渠道

2月11日早上7时许,石家庄市民韩勇准时出现在石家庄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每天早上,她都会来到这里和蜗牛跑团的跑友们一起跑步锻炼。

“我们的跑团是去年5月份成立的,开始只有我和七八个朋友,现在我们的群里已经有了70多人,从20多岁到80多岁的都有。”韩勇说。

裕彤国际体育中心每天早上6:30至8:30免费对公众开放,该体育中心良好的场地资源吸引了许多像韩勇一样的跑步爱好者,渐渐地,他们自发聚集到一起,成立了跑团。

蜗牛跑团并不追求速度,提倡健康跑、无伤跑、快乐跑,但时间一久,团员们在跑步时,还是会出现腿疼、脚疼等小毛病。为此,韩勇请来了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石信茹作为教练,为跑团提供日常指导。

70岁的石信茹已坚持跑步55年,总跑量达30多万公里,在石家庄的跑步圈中颇有名气,还曾获河北省最美健身达人称号。

“教练指导后,我才发现自己日常很多跑步习惯都是不对的。”韩勇说,在石信茹的指导下,跑团成员们慢慢改变了一些错误的动作习惯,没有发生过受伤事件。“石教练很有影响力,他加入跑团,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我们、坚持跑步。”

一直以来,石信茹把指导他人健身当成一项事业对待,仅在石家庄本地,他指导的大小跑团就有80多个。

到各跑团轮流指导,定期到各地举办讲座,不仅如此,石信茹光是微信群就加入了120多个,每天在线上回答跑友们的各种问题。

“找我咨询的人太多了,但我一个人精力有限。”为了能向更多人宣传健身知识,石信茹专门开设了抖音账号,发布科普视频,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粉丝近1万人,每条视频都能获得上千点赞。

石信茹的忙碌,反映出大众对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

“很多人可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了解,但我们的指导员分布在全市各个县(市、区),覆盖从太极拳、广场舞到滑雪、健身操等50多种大众体育项目。”石家庄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张晓旦介绍,目前,石家庄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219人,其中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大多数。“群众可以通过协会的公众号联系我们,我们也会举办各类活动,开展对不同人群的健身指导。”

社会体育指导员设有不同技术等级,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认证。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教师谢飞是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他介绍,公益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很多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体育爱好者。

“从培训和考核内容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与职业性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师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基本一致的,但社会体育指导员放低了对人员年龄等方面的限制,面向大众,能覆盖更多人群。”谢飞说。

《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省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16名。

“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发性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基层体育协会等,常年活跃在全民健身指导和服务一线,是一股重要力量。要利用好这部分资源,不仅要让其成为健身运动的参与者,更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者的作用。”马剑说。

他还注意到,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出台意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可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为学生提供专业运动指导。

“全民健身,要让不同人群都有获取健身知识、接触专业指导的渠道。学校、社区和村等都是重要切入口。”此外,马剑还表示,要利用好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展演活动的“虹吸效应”,推动全民健身走向更多人。

形成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2月13日上午,石家庄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医融合诊室医生李亚轩接诊了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患者是搬重物后腰疼,诊断为腰肌劳损。他看到我们体医融合诊室的牌子,想咨询能否通过运动缓解疼痛症状。”李亚轩说。

石家庄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家医疗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河北是全国唯一的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试点省份,目前全省依托体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健身俱乐部等,已累计建成专业级、医疗级、健身级融合中心114家。

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包括全科医生、中医师、科学运动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内的体医融合工作团队,能对来诊者进行健康筛查,并出具运动处方或慢病康复治疗处方。

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是河北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中的探索。

位于石家庄全民健身中心的石家庄市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由万拓体育负责日常运营,是一家健身级的融合中心。中心内,有多台国民体质监测一体机等设备。“这些设备是由体育部门配备的,我们向群众提供体质检测服务是免费的。”工作人员介绍。

石家庄赛因斯运动康复中心是一家专业级融合中心,主要面向骨科术后及运动损伤者提供康复服务。在其给患者出具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和康复方案中,会涉及椭圆机、跑步机或是高抬腿、踏步走等不同的动作训练。

“运动也是一味药。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运动健身是对医疗手段的有益补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李亮说,《黄帝内经》中就有“和于术数”的说法,讲的就是要依照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运动锻炼。此外,现代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为心血管健康带来多重益处,不仅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

2021年起,李亮所在科室针对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开展30天控压指导团、生活方式训练营等活动,为患者提供包括药物、饮食、睡眠、运动和生活方式在内的针对性治疗方案。“从目前已经参加的1000多名患者情况来看,有大约20%的人,可以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实现高血压症状的逆转。”李亮说。

“从临床上看,我们在治疗慢病等领域,对运动健身手段的关注是相对缺失的。”李亮说,推进健身与健康的融合,要将观念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由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

形成运动促进健康的新模式,涉及多学科交叉,关键在融合。“这就需要既懂运动科学和医卫知识,又能进行运动健身指导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这类人才是十分稀缺的。”李亮说。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我省将探索建立贴近群众需求的健身健康融合模式,培育一批特色融合中心,2025年实现县级全覆盖。”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马金亮介绍,今年,河北将重点在各市建设医疗级融合中心,配备相应的诊疗科室、健身健康融合团队、运动处方、运动干预室和合作健身机构。

同时,推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运动门诊。利用运动门诊,针对青少年、中老年人等不同人群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实施干预,发挥运动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

在融合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将培训具备开具运动处方的融合专业人才不少于300人。鼓励医学、体育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运动防护师”“运动健康师”等医体互通专业人才。(记者常方圆 杨明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