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积极落实食品安全新规
发布时间: 2022-11-04 11:35:35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始终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11月1日,食品安全新规定来啦!
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食品企业建立基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达到一定规模的除配备食品安全员外,还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一纸新规,让食品安全更多一重保障。
在苏州,新规出台之前就已投入使用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平台“苏食安”,将新规中的要求“提前”落实到了位。这一由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打造的信息化平台,为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提供了数字化支持,许多企业已成为“苏食安”的忠实拥趸。
智慧化管理平台,食品安全“理得清”
“苏食安”平台包含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从业人员管理、在线培训和考核、监管信息公开、食品安全服务、企业管理状况公开、公众参与等内容,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和评价体系,是苏州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交互的主要平台。
在一家连锁餐饮店打工的小陈,现在用“苏食安”微信小程序学习工作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并参加考试,同时还通过平台管理自己的健康证,健康证快到期的时候,平台会发来提醒。
小陈的店长老王用的则是“苏食安”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功能。他以前每天要对店里的环境卫生、人员健康、进货验收、碗筷消毒等工作进行检查和书面记录,用了“苏食安”,只要按照上面的指引在线点选或者对关键点位拍拍照就轻松完成。相比小陈这样的打工人,作为管理员的老王还需要在“苏食安”上“通关”更难的考试。
小陈对应的身份是食品从业人员,而老王属于管理人员,在“苏食安”上分别对应领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信息码”和“管理人员履责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信息码,包含个人健康、食品安全能力、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等评价指标,管理人员履责卡,包含接受监管部门培训考核和开展内部日常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借助这款小程序,他们可以简单明了地落实食品安全职责。人员履责情况加上监管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信息,最终又被整合为企业食品安全状况图。“一码一卡一图”体现的是动态管理,比如小陈有职责上的缺失,“绿码”就会变成“黄码”,老王作为店长也会跟着变成“黄码”,他们的店也会变成“黄码”店,系统会向他们的连锁总部“告警”,表示必须立即整改,整改之后才会重新变回绿码。
舌尖上的安全,有必要“管得宽”
随着新规的出台,“苏食安”平台再次升级,企业可以在线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动态管理,构筑企业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各司其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比如,小陈、老王所在连锁店总部的颜经理,前几天登陆“苏食安”时收到通知,要求连锁经营企业总部明确食品安全总监,为此他特意向老板进行了汇报。颜经理原先角色是“食品安全管理员”,这次他被明确为总监,他的“苏食安”也增加了新功能,每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可以通过平台将情况记录上报。
城市综合体往往是餐饮业聚集的地方,经过多年的推动,苏州的各大综合体里建起了60余家食品安全工作站,这些工作站也在用“苏食安”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站的管理员按照“苏食安”生成的任务规范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通过“苏食安”查看下辖餐饮店的食品安全状况,并把对下辖餐饮店的检查情况上传到平台。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结果和工作站的自查情况都在平台上公开,方便双方两相对照,有利于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提升。
此外,“苏食安”里还有不少小课程,比如讲一讲怎么办理相关证照、碗筷怎么洗才够干净等等,无论是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可以来“苏食安”观看学习。
全新的信息维度,让百姓“信得过”
据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生产厂家、大卖场、餐饮等食品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苏食安”将各项工作落实好了,这家企业食品安全状况图上的“食安指数”自然就提升。作为监管人员,可以更方便地掌握企业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根据系统对已上报部分进行少查免查,将更多精力集中于隐患排查和重点问题发现,提升监管效率。
外出就餐,怎样找到一家靠谱的饭店,是老百姓特别关心的问题,也是“苏食安”的一项“特长”。现在越来越多的饭店在门口贴出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这家饭店的食品安全状况“码上见”。或者,当你打算去某条街上吃饭的时候,打开“苏食安”,就能清晰地看到哪家店的食品安全状况比较好。以前找饭店看的是饭菜口味、服务态度、就餐环境,现在则是看食品安全状况。这是一个全新的信息维度,并且公正性更有保证。
在苏州,越来越多的食品相关业态和人员都在用“苏食安”来规范管理和上报食品安全工作。最终,这些信息都向社会公开,责任“理得清”、平台“管得宽”,都是为了消费者“信得过”。(文:亦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