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被设为秘书处单位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09:10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2022年6月28日,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成立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

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葛志荣发来贺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原武警总医院院长雷志勇少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原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局局长秦贞奎分别致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司、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陈洪俊主持会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致辞

进出口中药材专委会名誉主席、原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局局长秦贞奎致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雷海民致辞

进出口中药材标委会高级顾问、原武警总医院院长少将雷志勇致辞

协会高级顾问、原国家质检总局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力生做报告

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陈洪俊主持会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秘书长段小红宣读了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文件。协会领导为标委会高级顾问、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委员颁发了聘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颁发了“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标牌。

颁发“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标牌

如何确保优质中药材原料的可持续供应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中药材原料需求量逐年增加,因供需不平衡和生产成本增长,中药材价格出现了普遍上涨。加之受近年来国家发布的“非粮化”和“非农化”政策的影响,中药材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本来以“简便验廉”为竞争优势的中药,在后续推广应用中会因原料成本增加、价格上涨受到影响。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国外进口中药材体量急剧增加,据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药材和饮片的进口同比增长了79.2%。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中药材种植和采集加工已经逐步兴起。但是,乳香、没药等原本靠国外进口的中药材暂且不说,原产中国的中药材如盲目引种到国外,药材质量的道地性也受到质疑,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这些药材在国外种植加工后到国内不发生检验检疫风险,这些都是需要科学论证和规范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携手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集聚行业内的专家,联合成立了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被设为秘书处单位。

成立大会明确指出,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委会)要深入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精神,基于制定创新引领性的标准,助力中药材资源拓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满足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强中药材生产“全周期”的质量管理,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作为标委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国家药监局中药监管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雷海民教授表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凝聚行业内专家和科技资源,努力做好标委会各项工作。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任谭余庆做了《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现状及工作重点》报告。标委会副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魏胜利副院长,代表标委会汇报了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的体系建议情况并介绍了《进口药材茯苓种植与采收质量管理规范》《进口茯苓药材质量标准》团体标准立项草案。

会议强调,进出口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将积极搭建中医药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管理部门交流的平台,促使中医药研究、生产、流通、检测等单位紧跟政策和形势,及时了解我国中药行业的质量状况、中药领域数字化、生态化的进展,根据国家、社会、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原创性、高质量的进出口中药材的团体标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助力国家低碳发展、绿色发展。

标委会陈洪俊主席做了大会总结,提出将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围绕标准体系化、标准生态化、标准国际化三大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做好标准化规划和标准体系建设,以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精神制定团体标准,促进中医药标准的国际互认,将我国中药材产品的技术优势通过标准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为中国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保驾护航,助力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同时,有2000多名代表通过转播平台参加了会议。大会的成功召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行业相关方的好评。(郭江 刘凤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