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江苏心理专家开展在线沙龙 为援沪人员舒缓压力
发布时间: 2022-04-25 10:09:17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全省1.4万余名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为抗“疫”守“沪”贡献力量。他们勇敢逆行,承担着危险繁重的工作,难免出现疲惫、焦虑等情绪。4月21日,在江苏省卫健委指导下,南京脑科医院为江苏援沪医疗队开展在线心理沙龙,帮助一线医务人员自我调节,舒缓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是专业救援者,但也会有创伤反应,在受疫情影响的四级划分中属于需要重视的一级干预对象。”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表示,疫情给一线医护人员的精力体力带来很大考验,工作繁重时体能消耗大、睡眠规律被打乱、为预防感染反复消毒的高度紧张状态……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当内外界的支持不足以消除压力的时候,人的情绪、躯体、认知和行为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应。援沪医务人员可通过观察进行自我评估,实现对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判断、早干预和早处理。
李箕君提醒,对一线医护人员比较好的干预方式,一是在救援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学习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其次是尽量劳逸结合,保证饮食、睡眠和休息;第三是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的联络交流,寻求社会支持。如果发现状态异常,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马辉给一线抗疫人员支招:首先要识别情绪,才能接纳情绪、管理情绪。如果情绪很激烈,可以通过倾诉、宣泄、情绪隔离的方式做一些调整。用听音乐、唱歌、运动、看书、写日记、洗热水澡等方式安抚自己、转移注意力,让紧张和焦虑宣泄出去。
马辉还介绍舒缓负面情绪的“STOP技术”。“S”是“暂停”,遇到烦躁愤怒的事,先停下来冷静一下;“T”是缓慢地深呼吸,一般建议做3次,可以有效减少冲动;“O”是察觉,在做深呼吸时,关注身体感受;“P”是重新评估,在前三步的基础上,相对冷静地做一个适当的决定。(蒋明睿 张子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