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儿童医院成功救治一例食管裂孔疝患儿
发布时间: 2022-04-15 16:40:37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近日,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收治一例食管裂孔疝患儿。患儿叫小怡(化名),5月龄,自出生后反复呕吐,吃奶不正常,消瘦,当地医院检查胸片发现胸腔有一个巨大占位,焦急之余,家长带小怡来到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查上消化道造影,显示为食管裂孔疝(巨大)。
入院后,胸外科为患儿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进行科室讨论,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后,为患儿进行了微创食管裂孔疝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手术由一个6毫米、3个4毫米切口完成,避免了以前10余厘米的大开胸切口;术中将“非法入侵”到胸腔里的胃、大小网膜、部分肠管送回腹腔,各归各位;整体术中基本无出血,术后恢复顺利,经治疗,现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食管裂孔疝是由于食管进入腹腔的通道,即食管裂孔,异常扩大,导收致腹腔段食管、胃及部分腹腔脏器通过这个食管裂孔进入胸腔,也就是疝入胸腔中的纵隔,而引起的异常,这种组织的位置变化可以使食管胃抗反流机制丧失、胃功能障碍,孩子会出现呕吐、误吸、呛咳、气喘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当进食、平卧和夜间睡眠时表现更明显,严重时会有呕血、继发性食管狭窄、吞咽困难等。长此以往,患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食管裂孔疝在胸部X线和CT上都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临床可参考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根据裂孔缺损位置及疝入组织的多少,临床将食管裂孔疝分为四型:I型: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此型多见,新生儿期可以达到70%。多给予保守治疗,包括斜坡卧位(约30°~45°卧位),改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少食多餐,喂食后适当拍打背部。必要时可服用促胃动力药。II型:食管裂孔旁疝,部分胃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突入到纵隔内,而贲门仍在膈下。III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同时具有I、II型的特点,贲门进入纵隔。IV型:巨大型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巨大,全胃、甚至肝左叶、结肠、小肠均可疝入纵隔。II、III、IV型患儿存在膈食管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并有发生疝入的胃肠组织扭转、嵌顿、梗阻的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随着腔镜技术的积累,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微创食管裂孔疝修补+Nissen胃底折叠抗反流手术成为该病治疗方式的主流手段。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回纳疝入纵隔的腹腔内器官,延长腹腔段食管长度,缩窄食管裂孔,胃底折叠并重建His角,从而完成食管下端解剖结构的重建并建立良好的抗反流机制。
河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岳芳主任提醒广大家长,食管裂孔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呕吐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儿常合并咳嗽、气喘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存在以上临床表现的患儿应引起重视,仔细观察并及时就诊。
另据介绍,大部分新生儿期的Ⅰ型食管裂孔疝无需手术,通过体位疗法和喂养方式的改进即可缓解;对于有并发症的食管裂孔疝、食管旁疝和巨大裂孔疝,经内科正规治疗无好转、体重不增且贫血严重的Ⅰ型食管裂孔疝患儿应考虑手术治疗。微创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已经成为手术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新的标准手术途径;该手术视野良好、显露清楚、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范韶婵 脱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