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重大灾难后如何进行心理援助

发布时间: 2022-03-25 10:31:00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突如其来的灾难会给人造成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急性心理创伤。如何科学地对灾难承受者进行心理救助?如何减轻他们的心理创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潘伟刚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心理危机干预和救援工作,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他。

灾后应激反应因人而异

记者:航班坠毁这样的重大灾难会给人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冲击?

潘伟刚:重大灾难事件往往具有突发、难以预测、危害严重等特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应激,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生理、认知、行为异常等应激反应。

在灾难发生前,我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掌控感,突发的灾难会使我们短暂丧失这种掌控感,很多人会感到无力、无助和无望。由于每个人的既往经历、创伤体验等因素不同,因此心理承受力也不同,有些人经过创伤的事情后恢复很快,有的人可能恢复很慢,甚至产生后遗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灾后人们所产生的情绪一般都是负面情绪。害怕、焦虑、紧张、悲伤、恐惧、痛苦、愤怒、抑郁、麻木、失眠等,都属于正常反应,没必要否定它,而要认识、了解自己的情绪,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

灾难发生后,第一要务是生命的救援,因此“生命至上”是第一原则,心理救援要融入整个救援体系。一般而言,重大灾难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会成体系地统一派出专业的心理救援团队,通过专业疏导稳定灾难承受者的情绪,避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记者:灾难对不同人群发生的冲击不同,如何进行分类救助?

潘伟刚:灾难事件会影响很多人,但并不是所有经历灾难的人都需要心理救援。根据灾难事件对不同人群心理影响程度的不同,一般将需要救助人群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群包括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及亲人。这类人群通常受灾难影响最大。尤其是幸存者,由于亲历灾难对内心的冲击,很多会出现恐惧、无助、悲伤等负面情绪。

第二类人群包括亲临灾难现场的一线救援人员,有指挥人员、医护人员、媒体记者等。一线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目睹创伤性的画面,他们的感同身受使其也经历着类似的痛苦,很容易出现失落、挫败、惊恐、易怒等情绪。

第三类人群指的是其他与灾难事件相关的人员,包括相关从业者、耳闻目睹灾后画面的群众。这部分人群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目睹灾情画面后,也可能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反应。

除此之外,救援人员会特别关注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群体。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要带孩子经历灾后事故处理,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对死亡的含义还不能完全理解,避免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心理救援范围宽广

记者:一线的心理救援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潘伟刚:很多人把心理救援的工作范围想窄了。一次地震灾后救援中,一位心理救援工作人员和我们说,他来了三四天,所做的事都不属于心理援助的范围。那么他做了什么呢?帮助灾民到安置点,给他们送泡面等物资,帮助他们沟通安置的具体情况。其实这些也属于心理救援的组成部分。

灾难事件发生后,会有专门的部门或工作小组与罹难者的家属进行对接,把他们接到安置点,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比如提供食品、安全的居所,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助等。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定期发布信息,还要为家属提供一对一式的支援保障等。这是心理救援中社会稳定化的关键,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以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循序渐进的姿态通过各种渠道使罹难者家属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会让他们渐渐从灾难所带来的冲击中走出来。

记者:如果重大刺激造成心理危机,该如何应对?

潘伟刚: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不同,面对重大灾难事件时,人们的表现也不一样。这时,心理救援人员要做的,除了照顾好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陪伴、支持、倾听、共情,给幸存者、罹难者及其家属安全感、稳定感,帮助他们进行适度情感宣泄。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居丧反应”,即由于近亲死亡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一般而言,这时人们会经历四个阶段:否认、愤怒、抑郁、接纳。在前三个阶段,人可能出现麻木、呆滞状态,甚至会表现出不知道吃饭、什么都不会做,这时心理救援人员要照顾好他们衣食起居,引导他们和周围建立链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问题,陪伴他们平稳走过这段艰难时期。

灾难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使个体的精神世界蒙上阴影,这也正是心理救援工作所需要去化解的。面对重大突发灾难事件,人的心理危机状态一般是短暂的,如果危机事件处理不当可能迁延为慢性状态。

目前依据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种:轻度心理失调,如失眠、紧张、害怕、担忧、愤怒、悲伤等,这种状态大多较为短暂,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就能恢复正常;中度心理失调,如持续一个月的失眠、焦虑,虽没有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如果自我调节仍无法改变,则需要心理和医学干预;重度心理失调,严重时可产生精神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需要专门的治疗和处理。

共情让人们感同身受

记者:如何帮助救援人员调适心理?

潘伟刚:一般来说,当灾难事件发生后,救援工作都是争分夺秒的,一线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往往连续工作数小时,顾不上休息,时间长了人就可能出现耗竭状态。

救援初期这样的情况常常难以避免,但为避免救援人员过度疲劳,适当时应该安排他们进行休息、轮流上岗。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到离灾难现场稍远些的地方休息,缓解他们因灾难现场而引发的紧张情绪。

与此同时,鼓励救援人员与身边的队友分享救援感受,无论是担心焦虑、害怕愤怒还是自责内疚,要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睡眠对于人体非常重要,一旦休息不好,人会产生很多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对人的情绪体验影响很大。因此,与灾难事件相关的人员都要注意休息。

记者:对于广大关注灾难事件的人群,您有什么建议?

潘伟刚:每当突发灾难事件发生,来自各方铺天盖地的信息会让不少网友陷入震惊、忧虑、悲痛等情绪。人们不停地刷新页面,迫切想要知道更多、更新的相关消息,这又会使我们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这是正常现象。由于人自身具有共情能力,感受到他人的难过与焦虑,人们很容易感同身受,从而出现心理学上说的“替代性创伤”反应,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睡眠障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做好自我调节。首先,在信息源上减少负面信息的摄取,尽量减少接触会引起自己强烈情绪反应或不舒适的信息或画面。

其次,要保证自己正常的生活秩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娱乐,安心、具体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体会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人们的心情就可以慢慢得到安抚。如果无法进行自我调节,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在专业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下,可以尽快走出“替代性创伤”反应。(记者王美华)

相关链接:日常如何化解心理危机?

让自己的生活规律、可控。很多人之所以焦虑,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生活不可控、不规律。当处在危机时,我们更应尽可能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营养,尽可能使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饮食、工作和学习,让自己有充分的精力去面对危机。

适度运动。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治疗焦虑、缓解抑郁。保持规律有效的运动,如每周3—5次运动,对情绪的改善很有帮助。但需要注意,运动要适度,每次运动不要超过1个半小时,适宜的运动往往能立竿见影地改善情绪。

发展兴趣爱好。当人们处于糟糕境况时,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不妨抽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或让自己愉快、放松的活动,如读书、园艺、书画、歌唱等,既可以陶冶性情,又能适度转移注意力。

觉察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别钻牛角尖,不要任消极情绪折磨摧残自己,可以把不愉快的事情手写下来,合上本子,和不愉快的事情进行隔离;理解、接纳自己时常出现的情绪反应(如愤怒、失眠、沮丧等),对自己要求不要太苛刻,多进行自我宽慰或激励,鼓励、肯定自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提高承压能力,如写日记、冥想、瑜伽、按摩等方式。(潘伟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