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在“高”与“新”上下功夫 上海出台“十四五”中医药规划

发布时间: 2021-12-03 10:11:06   |  来源: 光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日前,《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围绕“打造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目标,对上海中医药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等进行了部署安排。

发扬“海派中医”特色优势

记者了解到,这一《规划》是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相关要求和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上海市新一轮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定。《规划》着力在“高”与“新”上下功夫,扩大综改集成度和可及度,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助推高质量服务能力和产业能级提升。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总抓手,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坚持中西医并重,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发扬“海派中医”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加快构筑新时代上海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优势。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制度建设高地、中医药健康服务高地和中医药创新策源高地等三大高地,上海市中医药服务、治理、人才支撑、传承创新、文化引领等五大能力持续提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此外,依托高水平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同时建设1家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家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3-5家有重要影响力的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和2-3个高水平中医特色专科医院。

强化科技支撑,聚焦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上海中医药工作明确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建设高标准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高素质的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培育高能级的中医药健康产业、促进高水平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打造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是重中之重。在加快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方面,五个新城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一所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传染病等专科医院设置中医药科室全覆盖;在提升中医药应急服务方面,加强中医医院传染病(感染)科、急诊、重症等科室和传染病医院中医科室建设,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中医药防控和应急救治整体能力;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级方面,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中医专病专科特色品牌建设,支持“海派中医”资源有效下沉社区;在服务“一老一少”方面,推动中医药与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社区健康服务相衔接,推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建立中药大品种共性技术平台和珍稀中医药资源研究平台,解决产业关键技术;建设涵盖常用中药饮片的溯源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扎牢饮片安全网;在五个新城打造高水平中医药特色技术转化中心,建设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中医药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以现有复方中药大品种为基础开展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大样本循证依据。大力发展中医药贸易,创建国家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上海品牌”。

强化标准引领,推动协同创新

为确保既定目标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五项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高效协同推进。

强化改革创新,针对中医药特色发挥、协同创新、开放融合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强化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中医医院管理制度,优化中医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机制。

强化信息化支撑,建成覆盖所有医疗机构中医药医疗、“治未病”、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的网络体系和中医药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基于全市中医药临床大数据基础上的精细化监控分析平台,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强化标准引领,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中医药标准运用及采信制度,将中医药标准全面运用于中医药关键领域。

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制度,建立相应的评价评估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