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李素云:如果需要,我可以长驻发热门诊

发布时间: 2021-11-26 11:21:07   |  来源: 光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李素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拥有30余年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因其精湛的专业水平和先进的工作事迹,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并先后在2003抗击非典和2020年新冠疫情中获得河南省“抗击非典斗争先进工作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2年7月,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的李素云,拒绝了国内外一流研究所、实验室,以及众多药企高薪聘请的邀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了河南。

在非典肆虐中华大地时,身为呼吸学博士、呼吸内科专家的李素云,责无旁贷地冲到了抗击非典的最前线。

在医院成立发热门诊的那一刻,她主动请缨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工作,提出说:“如果医院有需要,我可以长驻发热门诊。”随即,她便带领团队进驻到发热门诊,开始了与陌生病毒的面对面较量。

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是她没有丝毫的畏惧和胆怯。每当出现可疑病人,她总是率先冲在前边,把危险留给自己。

连续在一线奋战的二十多个日夜里,她科学管理,一边探索一边研究,不但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制定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SARS防治方案。为取得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贡献了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她作为国家SARS中医防治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SARS的防治工作,亲自接诊并抢救了医院第一例“非典”患者。

2020年春节,李素云再迎“老对手”,不过这一次病毒换成了新冠肺炎病毒。其实在疫情全面暴发之前,李素云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早早着手积极备战。

作为国家区域中医(肺病)诊疗中心的负责人,她立即要求呼吸科日常诊疗提高防护级别。同时紧急向医院汇报,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了发热门诊的防护级别,高度关注与武汉有关的患者,使医院提前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对部署。疫情全面发生后,她被委以重任,担任河南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救治技术指导组组长。

1月24日大年三十,这一天本是家人团聚、阖家欢乐的日子。但是她作为省医疗救治专家在省卫健委值班,会诊全省各地市上报的病例,一刻不停一直忙到深夜。

1月2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定点救治医院。作为唯一一家省级定点救治的中医院,她深感责任重大,日夜不停培训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反复模拟演练,确保人人防护过关。

1月31日,医院隔离病房收治了第一例确诊患者。此例患者为重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容不得半点闪失。2月2日凌晨,患者突然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氧合指数只有156,病情非常危重。她当即赶到病房组织会诊,及时调整中药方药,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治疗,终于转危为安。

隔离病房内28天的惊心动魄,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7.6的平均住院日。

在河南省新冠疫情咬牙吃紧的关键阶段,她临危受命,带队进驻疫情较重的驻马店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在那里,她每2天都把全市所有定点医院的患者会诊一遍。

白天会诊患者,夜晚分析病情,遇有危重症者更是随叫随到。直到当地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她才如释重负。

2021年,新冠疫情又起。李素云在先后进驻郑州市定点救治医院后,又于10月29日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驰援黑龙江黑河市指导当地疫情救治。

黑河市进入11月份便已天寒地冻,新冠病人日常护理则需要开窗通风,但黑河天气寒冷,每开窗一分钟,室内温度就很快会下降。

按照感控要求,防护服里边着衣单薄,并不能起到御寒的作用,医护人员工作的时候,穿梭于病房楼宇之间,气温忽冷忽热,很容易生病感冒。

为了能具备和“寒冷”斗争的身体素质。已经年过半百的李素云,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坚持自我锻炼。在驻地房间内做一些“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这样的运动。李素云认为,自己是带着任务和责任来的,不能工作还没完成,自己先病倒了。

黑河市昼短夜长,基本下午4点天就黑了。所以,所有的工作都得往前赶,工作节奏异常紧张。每天早上8点20分就得赶到定点救治医院,然后参加每天固定的“会诊协调会”。

为了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她每天都会穿着防护服深入病房,逐一详细检查病人情况,时时根据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等她把所有的病人检查完一遍,基本上都是到下午3点左右。等回到驻地,桌子上一早送到的午饭,早已经凉了。

冷饭吃了伤胃,但不吃,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工作?李素云想了个办法,把凉掉的菜和米兑到一块,然后加入开水泡热,这样就可以吃了。

通过这种方式做出来的“冷泡饭”,不知道味道如何,总之实在吃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选择泡方便面,权当是改善伙食。吃完冷泡饭,她还要参加专家组讨论会,分析疑难危重病例,有时候,她还要进行视频培训,忙得都不知道到了几点,而且天天如此。所以在黑河抗疫期间,李素云基本上一天都只吃2顿饭。

李素云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位科研工作者。她自1987年开始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以来,至今已经34年。多年的潜心研究,使她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更让她深刻认识到。抗击疫情既需要临床救治,更需要科研支撑。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上大有可为。”李素云坚持把新冠病毒的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往无前求索创新。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她承担河南省科技厅应急公关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及评价》,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单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缩短转阴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通过研究形成了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她所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担着“外防输入”任务,她带领团队,全程应用中医药治疗,加快患者核酸转阴。

为提高医院对于重大疫情的救治能力,她带领骨干加班加点制定规划方案、培训队伍,于2020年7月2日获批“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从软硬件方面,提升了河南省重大疫情中西结合重症救治能力,完善了河南省中医药救治体系。(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