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大医大爱 守护生命
发布时间: 2021-09-10 11:14:44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勇挑重担,始终冲在第一线,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勇毅担当,护佑生命
从18年前那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我这来”,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抗击疫情,医生就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钟南山肩上始终扛着医者的担当。
今年5月21日,广州市出现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本土传播病例,在钟南山的带领下,广州实验室开展抗疫应急攻关,“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很快启动建设并投入使用。
广州实验室首次对德尔塔病毒感染特性、传播规律、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对该病毒的防治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在我国社区防控策略中更新了“密接”概念和“黄码”制度,更准确地开展精准追踪,给中国其他城市乃至全球大筛查提供了借鉴。
这是钟南山再次正面迎战新冠病毒,即使85岁高龄,依然勇毅担当,以护佑生命为己任。
6月30日,广州体育馆内的6组气膜舱全部关灯。奋战了整整一个月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圆满完成以精准检测助力抗击疫情的使命,迎来了休舱的时刻。
很多人不会忘记一张钟南山坐高铁赴武汉的照片。那天晚上,他紧急奔赴第一线,被临时安顿在餐车里,一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过的文件……两天之后,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告知公众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经过调研,他很快提出“早关注、早部署、早启动、早落实”的策略,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赢得了宝贵时间。
“生命至上,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不放弃每一个生命。”钟南山带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收治了广州大量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他主持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至第八版的撰写与修订。他还利用远程网络会议系统,牵头对湖北武汉、荆州等地的危重症、重症病例进行远程会诊24场超过55例次,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提高了危重病例救治的成功率。
尊重科学,尊重规律
最近,钟南山领衔的研究团队又有新成果:通过对接种国产疫苗患者与未接种患者的对比,发现国产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保护作用,总体保护率接近60%,对中度症状保护率为70%,对重症病人的保护率则达到了100%。
这项研究成果,坚定了人们对国产灭活疫苗的信心,传递了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而这也体现了钟南山多年来的专业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用专业学养和丰富经验研究疾病特点,为及时制订救治方案提供依据。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和他的研究团队日夜攻关,终于在短时间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为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作出贡献。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不断变异的毒株,钟南山依然坚持用科技的力量来治病救人。他带领团队一边进行临床救治,一边开展科研攻关。从临床样本、粪便及尿液中分离出活毒株;开展首个全国范围的新冠临床特征研究;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研究;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发出人工智能应用与预测模型构建;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究,首创单人隔离、即时消杀理念……这些研究为临床准确认识和科学诊治新冠肺炎提供重要依据。
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团队牵头开展新冠肺炎应急临床试验项目41项,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50余篇,牵头完成新冠肺炎相关疾病指南3项、相关论著2部。他先后参与了40多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0个国家的医学专家交流探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国方案”,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面对荣誉,钟南山总说自己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无论面对的是非典还是新冠,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每一次面对公众发声,总能以医者的专业和担当传递信心。
坚守一线,治病救人
钟南山已80多岁,仍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钟南山仍坚持每周“院士大查房”。冬天,钟南山会用手先把听诊器焐热,再给病人听诊,检查时会扶着患者慢慢躺下,查完后,再慢慢扶起来。无论病人多大年纪、何种病情,钟南山都一视同仁。他常说:“从医几十年,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对钟南山来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只有如此他才觉得幸福,人生才有意义。
作为一名呼吸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一直活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第一线。他不仅发挥自己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专长,就连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细节也要亲自示范。他苦口婆心地劝诫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
去年12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牌,钟南山任名誉主任。他提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共同发展。其团队对慢阻肺的早诊早治实践,有可能改变全世界的慢阻肺诊治战略。
如今,钟南山仍然奋战在一线。他说:“目前全球疫情还比较严重,我们在科研、防治上都要做更多的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更大的力量。”(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