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柳州市人民医院8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 2021-09-09 10:18:34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2021年9月3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科教处何雪红调研员主持,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等17个单位35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市人医完成的8项厅级科研成果进行评审验收。杨建青院长,肖运平副院长,科研科科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主任吴莹,各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完成人员参加了验收会。

这8项科研成果为:

1、《桂中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调查及分析》

项目负责人:耳鼻咽喉科磨宾宇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以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桂中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性原的种类,总结区域性的分布特点。研究结果反映了近5年桂中地区变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分布特征,填补了区内空白,为本地区变应性疾病的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依据。

2、《氟尿嘧啶植入剂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炎指标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普通外科二病区覃创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主要研究氟尿嘧啶植入剂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乙肝病毒载量的影响,揭示氟尿嘧啶植入剂除了具有抗肿瘤作用外,还具有抗乙肝病毒的新的药理作用。这一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双药理作用的药物,为今后肝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且由于其血药浓度较低,药物毒副作用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他汀类药物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胆红素炎性介质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血管外科霍鑫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通过研究他汀类药对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血清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下肢动脉硬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制定和调整他汀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4、《不同镇静药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影响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重症医学科张磊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通过监测脑脊液乳酸的动态变化,观察不同镇静药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影响。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镇静药物治疗及推广脑脊液乳酸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5、《3D-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成像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MRI应用研究》

项目负责人:放射科郭睿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研究3D-Vista序列在增强垂体扫描对病灶的显示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更清晰、优质的垂体微腺瘤影像扫描方法,为泌乳素型微腺瘤的内科治疗及外科干预提供更精确的影像诊断证据。

6、《盆底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尿道移动度及盆膈裂孔的评估》

项目负责人:超声科李丽鹏主治医师

该项目以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技术观察SUI女性患者不同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尿道移动度变化情况,探讨SUI者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改变。课题的研究结果为盆底超声在SUI系列应用中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影像学参考信息。

7、《“健康中国”背景下基于医疗纠纷的医患合作机制研究》

项目负责人:医患接待办公室韦嫚副主任医师

该项目主要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纠纷中医患合作机制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探索其演变原因及改进策略。建立了新型医患合作机制的核心内容,包括沟通方法、沟通原则及三调解一保险。从初步应用效果看,病患的满意度有所提高,隐患的发生次数及其不良化的比例均有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8、《集束化护理在神经源性直肠患者腹胀便秘中的临床应用》

项目负责人:康复医学科梁毅副主任护师

该项目主要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源性直肠患者腹胀便秘状况的影响。课题的研究结果实为建立有效的肠道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建设性意见;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肠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据介绍,8项科研成果项目聚焦前沿,着眼临床问题,具有良好的新颖性与实用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均顺利通过了专家组会议验收。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造福更多患者。(吴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