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方寸之地展拳脚 毫厘之间显神通
——记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 2021-06-04 15:14:39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大脑,作为人体的“司令部”,拥有约140多亿个细胞,里面的脑组织就像迷宫一样。如果大脑生病了,想要在迷宫中找到问题并成功解决,是一个艰难的挑战,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神经外科也因此成为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一台神经外科手术往往都是持久战,手术刀游走在毫厘之间……所以,神经外科医生往往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打破传统 不断创新

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9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柳州市重点学科。年手术量达千余次,范围涉及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大脑是一个精细的器官,要更好地解决颅内的各种疾病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负责人吴刚介绍,随着影像学、病理学、麻醉学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如今神经外科与传统的神经外科不一样。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再到如今的微创时代。

“因为脑组织跟别的不一样,比较精细,稍微一碰就会出大问题。微创是对神经和血管损伤最小的保护。”吴刚表示,微创技术包括很多,其中有导航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等。导航可以实时定位,因为脑部像个迷宫一样,导航的运用能够更精细地寻找到病灶组织;而电生理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医生们随时监测脑功能的情况,判断手术中的风险等,这些微创技术的运用,可为神经外科手术“保驾护航”。

前进的每一步,都充满困难与挑战,回想起以往的种种,吴刚也是不禁感叹,在神经外科这条路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停在原地,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就发现已经掉队了。这就逼迫我们神经外科团队永远都要在学习的路上,一定要打破原有观念,随时接受新的养分。

“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有灵巧的手,更重要的还要有缜密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对高科技精密仪器的熟练掌控,这就要求医生要终身学习。”吴刚说,比如说做脑血管搭桥,血管细到一毫米,要在显微镜下缝十几针,这都需要常年不间断的练习。

在他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脑外伤救治、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颅内肿瘤的综合治疗、颅底及鞍区肿瘤诊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展功能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术前MR影像学功能评价、术中电生理监测等多项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处于区内先进行列,开展的癫痫外科治疗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开展新技术 造福更多患者

在众多脑血管疾病当中,颅内动脉瘤是比较凶险的一种,20年前,颅内动脉瘤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但随着神经外科血流导向装置的运用,如今许多颅内动脉瘤的高危患者在神经外科专家的帮助下都成功脱险。

一位63岁女性患者严某因体位性眩晕来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经DSA检查,患者颅内有一颗巨大动脉瘤。吴刚表示,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颅内巨大动脉瘤,不仅自然破裂风险高,且破裂后致死致残率较常规小动脉瘤更高。在详细询问了患者病史,并查阅了相关检查资料后,最终血管介入小组决定应用目前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经精确测量,术者选择了一枚与载瘤动脉匹配良好的血流导向装置,手术中装置一次到位并且顺利释放。术中造影复查发现病变颈动脉内血流受血流导向装置引导基本恢复正常流径,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获得了理想的血管重建。最终,成功阻止了患者颅内巨大动脉瘤的破裂,挽救了她脑部的一场“大风暴”。

三叉神经痛,因其疼痛程度严重,把患者折磨得不轻,也俗称“天下第一痛”。治疗三叉神经痛,这对施术者的要求很高,虽然其主要症状是疼痛,但这是功能性的病变,如果术中稍有差错,就会有死亡风险或造成功能性损伤,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的一双巧手下,也迎刃而解。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伯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了16年,慕名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此前在当地医院曾反复住院,起初使用口服药物止痛效果好,后来随着药物耐药性的增加,服用药物效果越来越差,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时已严重到不敢刷牙和讲话,也不敢喝水和吃东西。

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对病侧三叉神经的痛觉、触觉及运动等进行详细评估,同时结合患者年近八旬、心肺功能差、营养状况不良等因素,神经外科治疗小组为患者实施了“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仅仅通过在病侧口角外侧约2.0cm皮肤穿刺,一次性成功将“微球囊”精准置入到位,微球囊压迫半月节约3分钟,撤出球囊及穿刺针,整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术后困扰患者16年的疼痛消失了,使患者的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为耄耋老人做如此精细的手术,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对此,吴刚表示,家属的信任、患者态度、正确的评估、过硬的技术,是神经外科团队做好每一个高难度手术的必要条件。

多学科协作 助患者赢得生死博弈

大脑的精细,注定了神经外科的手术都是“大手术”,需要医生更仔细。神经外科是一个大的团队,需要多人的合作,甚至多学科的合作,多技术的运用,才能更好地帮患者赢得生死博弈。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情况,为了更好更快的应对,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急诊科一同协作,完善院前急救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病人在转运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各项检查,将各项数据回传,形成治疗方案,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高难度的手术成功后,护理是必不可少的。重症医学科也有神经亚专业小组,与神经外科无缝衔接,专门负责此类病人的术后护理,给予神经重症患者最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治疗颅脑肿瘤方面,也与多学科开展深度合作,每一例病人在术前就做了详细的规划,术后做综合治疗,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MDT讨论,这其中有神经外科、肿瘤科、病理科等一系列科室共同参与,大大提高了脑肿瘤病人的生存率。

“最近,医院复合手术室的启用,也让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的诊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即将开展复杂脑血管病复合手术。”吴刚说,比如说一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以前只能把颅内的血引流出来,但是我们发现有部分病人会复发,在复合手术室我们就可以在将血引流出来的同时将囊壁上的血管堵塞,这样就能减少类似病情复发的可能性,也大大缩减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复合手术室中配备显微镜,就可以开展更多高难度手术。

科室不断壮大 未来充满挑战

“神经外科从我接手时的9个人变成了如今的17个人,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吴刚说,想要把科室做大做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必不可少,培养一个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非常困难,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要手把手的教,给予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让年轻人去学习,去成长。去年神经外科也拿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基地,今年科室内就有三个医师申报了硕士研究生导师,从长远来看,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符合目前医院的总体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中,神经外科拿到了两项柳州市科技局的课题,发表了4篇SCI文章,今年也申报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近两年的时间里开展了十多项新技术,许多手术在区内都是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室内每个人的全力付出,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疗水平才会不断提升。疑难手术常规做、特色技术熠熠闪光,让龙城市民不出柳州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于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