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预防孩子心理问题 专家给出四条“锦囊妙计”

发布时间: 2021-03-15 14:42:11   |  来源: 新华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多与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抗挫折能力弱、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关。”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心理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安医院心理专家张静怡说,这些问题非常容易被家长忽略,进而造成孩子眼中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育儿这条路上,家长要通过各种平台以及公益讲座、书籍等,多多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孩子出现问题心理特点、家庭教育是“元凶”

张静怡介绍,青春期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心理特点,孩子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身体外形长得像个大人了,总想独立,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还不能摆脱一些幼稚的想法,出现反抗性与依赖性、幼稚与成熟的矛盾,同时渴望得到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二是一些家长带着“你只要把学习搞上去,其他什么都不要管”的家庭教育理念问题,这样的教育理念导致孩子抗挫折、情绪分享、关心别人、表达自己等能力比较弱。

“前来就诊的有些厌学的孩子,来自于高知家庭或者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高学历不代表就是合格的父母,也不代表不需要学习如何科学陪伴教育孩子。”张静怡说,在社会上能胜任一个单位的领导,回家未必能管得了一个孩子,做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

育儿先育己专家给出四条妙计

如何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张静怡给出四条妙计。

1.家长要经营好夫妻关系,有良好的沟通方法,不用情绪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温暖的家是孩子情绪稳定的基础。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八年级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事情排在首位的是“有温暖的家”,学生占比远高于“有钱”、“有社会地位”、“有权力”,反映了孩子对家庭的重视和对温暖家庭的期望。温暖的家代表了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充足有力的家庭支持、接纳互信的家庭氛围,它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2.父母是孩子的人生榜样,榜样是看得见的正能量,观察榜样的言行并模仿是人们间接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孩子更是如此,众多研究表明,榜样对孩子的行为有重要影响。

3.家长看重的不等于孩子想要的,若两者错位,容易拉开亲子间的距离,甚至成为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张静怡介绍,一位就诊的10岁孩子描述其中一个场景:父母一直不允许家里养宠物,自己考完试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去宠物市场看看小动物,但父母觉得没意思,也认为孩子复习很辛苦,便带他去吃大餐玩电玩,孩子不开心。

张静怡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有自主的需要,比如家长说要向东,孩子偏要向西,这其实是孩子健康的发展。孩子有胜任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家长要及时关注并尊重,避免出现“错位的爱”。

4.尊重是建立任何关系的前提,尊重孩子是家长儿童观的自然反映。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意味着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先评判孩子想法的对错,意味着不随意打断或制止孩子,意味着和孩子交流时有尊重的姿态,有温暖支持的视线接触,认真地倾听和回复,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育儿路上,家长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得到正规的操作上的培训。”张静怡说,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输入,而是一个调试的过程,要学习、练习多次后内化为自己自动化的模式,希望社会各界能提供更多平台,开展科学的家庭教育培训,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家长也可以在各类家庭教育的书籍中汲取营养。一旦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而不是躲避。(记者李姝)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