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最佳医治
——论膝关节骨关节病的阶梯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20-09-21 15:02:36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被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骨关节病按成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指没有明确诱因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最终导致典型的骨关节病的发生;患者多为高龄,随着年龄增加,许多人会慢慢形成退行性膝关节关节病,并伴随骨质增生;另一类是因为继发于膝关节损伤或感染、结核等后遗症以及膝关节外伤等因素,引发膝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发展。如果外伤以后发生的交叉韧带损伤、骨折、脱位等结构改变,会造成膝关节不稳或软骨受伤,加速形成膝关节骨关节病。另外,某些炎症性疾病也可以引发膝关节病变,如痛风、类风湿、干燥综合征等疾病,都可以造成膝关节炎症性病损,破坏膝关节软骨和软组织结构。造成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这一点与膝关节骨关节病是明显不同的。

航空总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郭晓忠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膝关节,避免外伤,这样会保证膝关节少出问题。一旦发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找医生帮忙判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救治膝关节的问题。那膝关节骨关节病的常规治疗手段有哪些?

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病究竟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一问题,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骨关节科主任郭晓忠根据自己三十五年的临床经验谈了看法:“我们会根据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不同病因和程度,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清楚造成的病因,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当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关节炎症、活动受限、关节变形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找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体征检查以及X光片或核磁共振等。对于伴有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首先要查清楚,引起这种滑膜炎的原因:是创伤性炎症,如,膝关节骨折,半月板损伤等引起;还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比如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有时也会因为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等引起;查清楚这些引起膝关节滑膜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治疗原发病,才能使患者的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是外伤引起,则需要做一些损伤的修复手术,如骨折固定,半月板修复,弥补因为受伤造成的膝关节问题。如果是免疫性疾病引起,需要控制原发病,只有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是代谢性疾病,如痛风,就要降低血尿酸,控制饮食,减少尿酸生成。只有有针对性地治疗这些原发病,才能减轻甚至治愈膝关节炎症,避免膝关节炎进一步加重。

“针对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病,膝关节退行性变,则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根据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我们称作阶梯治疗。1.膝关节骨关节病早期,刚开始发病,这时膝关节骨关节结构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有时伴有滑膜炎,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对症处理:通过休息和药物以及理化治疗,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甚至彻底缓解;2.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中期,已经患病一段时间,膝关节关节软骨出现磨损而尚未发展到特别严重阶段,同时伴有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会更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并加速发展,这时候需要把患者的内外翻做一个矫正,骨性关节炎就会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使患者关节恢复正常的下肢力线和关节结构。可以采用膝关节周围截骨,来矫正畸形,重塑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关节面力学分布,阻止膝关节骨关节病因为下肢力线不正,而造成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的加速发展;3.当膝关节骨关节病发展到中晚期时,如果膝关节软骨磨损局限于膝关节内侧间室,同时伴有膝关节内翻,股骨髁和胫骨平台软骨磨损严重,半月板因磨损而消失,拍摄负重位X光片时,见到已经发展到Bone ON Bone现象(股骨髁软骨下骨直接接触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就会建议病人选择做单髁关节置换术;这是一种微创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对病人而言,用较小的损伤,受打击小,出血少,恢复快,症状缓解明显,很快能恢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4.当病人病情时间较长,或者进展比较快,膝关节受累范围已经不局限于膝关节内侧单间室,而是累及到整个膝关节内外侧间室或前方髌股间室,这时就需要为病人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来解除病人的病痛,使其能够尽早恢复到正常生活的程度。”郭晓忠说。

总而言之,针对上述四种病情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需求,及时解除患者痛苦。郭晓忠主任通过自己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30余年的临床实践,运用自己掌握的手术技术和经验,按疾病不同阶段对症施治,救治了大量不同阶段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现在,郭晓忠主任带领航空总医院骨关节科保膝治疗团队,继续为广大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提供上述全方位的,分阶段的,不同的治疗措施。使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尽早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张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