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疫情期间,如何才能吃得放心?

发布时间: 2020-03-16 16:08:59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除了做好外部防护之外,食品安全也是防护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了解新冠病毒的相关特点,掌握在家及外出就餐注意事项,帮助我们更好的防止“病从口入”。疫情期间如何才能吃得放心?北京和睦家医院临床营养师张琳进行了解答。

张琳介绍,新冠病毒具有如下特点:

1.对热敏感。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中提到56°C 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根据病毒学理论,温度越高,病毒灭活速度越快。在对类似新冠病毒肺炎的SARS和MERS研究中发现,SARS病毒在75°C 15分钟可被灭活,而MERS病毒在65°C的15分钟就可被有效灭活。

2.可在物体表面短暂存活,经接触传播。SARS和MERS的研究指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病毒可在塑料,玻璃,金属表面存活超过72小时甚至更久。因此,这些病毒有可能短暂停留在我们日常接触的物品和食物表面。

3.病毒浓度越高,存活时间越长。针对SARS病毒的实验发现,在病毒数量提高100倍的条件下,其在纸张表面的存活时间可从5分钟以下延长至1天之久。这提示我们,若身边已发现确诊病例,就更要好好做好全方位防护。

4.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和老年人群似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较高,更要重视防护和食品安全。

因此,在食物加工过程中,张琳提醒,需要根据食材的不同进行以下几类处理:

1.生吃的瓜果请洗净或削皮食用,易感染人群可考虑用开水短暂浸泡瓜果。

2.动物制品(肉,蛋,海鲜,未经高温/巴氏杀菌的奶制品)应确保烹饪至完全熟透方可食用。拒绝野味!

3.剩菜剩饭应该用饭盒或保鲜膜密封包裹并及时冷藏,食用前彻底加热;易感染人群建议避免食用未加热杀菌的食物(如凉菜、沙拉)或剩菜剩饭。

4.若常和外界接触(因需出门较频繁),在家用餐前用开水短暂浸泡餐具。有条件的家庭可用消毒柜为餐具和炊具消毒。

5.选购食材时,减少接触食材的时间,尤其是生的动物制品。触碰后及时彻底洗手。

6.加工生熟食,刀具和案板应分开,每次使用前应用热水浸烫。

同时,不论是在家或外出就餐,也需要注意食物入口卫生,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彻底洗手再吃饭,食用带包装的即食食物前应先洗净双手。

2.与一同就餐的人尽量间隔1米以上(WHO建议的社交距离8),避免飞沫交叉感染。避免和出现症状的人一起就餐。

3.询问餐服人员餐具是否已消毒,若不放心可要求用开水冲洗餐具。

4.避免聚餐分享食物,如果无法避免聚餐,请使用公共餐具(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避免生冷或半熟的食物(如凉菜,沙拉,水果,刺身,七分熟以下牛排,三明治)。

6.点外卖尽量选择高温长时间加热过的食物(针对易感染人群),如果收到的外卖自测温度低于60度,可自行加热以确保安全。

7.选择便利店冷食时可要求店员帮助加热,饮用罐装饮料前用热水或清水清洗易拉罐罐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