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追求医术高峰 爱心服务患者
——记河北省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副主任张月寒

发布时间: 2019-03-11 10:41:16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身穿绿色的工作服的医务人员,白色的墙面和灯光,整齐排列滴滴作响的仪器,是大多数人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第一印象,作为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和治疗重要场所,大家所熟知的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随着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应运而生——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简称ESD),用于治疗消化道早癌,这种技术根据不同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的病变,选择使用的特殊电切刀,在内镜逐渐分离粘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的组织,最后将病变粘膜与粘膜下层完整剥离。

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疗中心,就有一位ESD技术的“高手”——内镜诊疗中心副主任张月寒。

国际消化内镜著名外籍专家傅光义教授来河北省人民医院指导工作时,对张月寒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河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第一人。”

2010年,内科出身的张月寒第一次接触内镜微创手术。因为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聊起刚刚起步的那段时间紧张和压力,他表示“当时ESD被称作内镜下的外科手术,认为是最难的内镜技术,不仅操作难度高,风险也是最大的,随时面对出血和穿孔的风险,内镜必须非常稳定,偏差要控制在零点几个毫米,而且心里承担非常大的压力。那时候经常做梦都是做ESD”。

“稳重”、“心静”是消化内科主任刘改芳对张月寒的评价。接触的过程中,这个身材高大,眉清目秀的年轻医生每每聊及工作和患者谈及病情都总是滔滔不绝,但是却很少聊及自己。也许正是这样的专注于“埋头做事”特质使得张月寒成长得很快。2012年,在内镜诊疗中心张建生主任的带领下,他们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内镜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治疗POEM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当时即便在全国范围内,此项技术的开展和应用也是领先的。

河北省首次消化道胃肠间质瘤公开演示是张月寒在2013年河北省消化内镜年会上,演示将2公分胃底间质瘤的全层切除,闭合裂空,其精准的操作和良好的发挥得到在场同行的一致好评。在前辈的引领,科室的协作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张月寒频频在国内、省内大型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多次在行业大会上做操作演示。现如今,张月寒在省内率先先开展ESD、ESE、POEM等高端内镜治疗技术,擅长单人肠镜、ERCP、EUS、ESD及OTSC治疗,尤其擅长复杂病例POEM、ESD及ERCP。特别是一例早期食管癌伴食管静脉曲张ESD的熟练操作,更是获得了省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曾经有位患者查出直径6cm的胃底间质瘤,对于直径如此大的胃底间质瘤,裂口闭合难度极高,但考虑到患者家庭具体情况,为了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张月寒没有选择操作方便但造价高昂的进口OTSC吻合夹,而采用了价格相对低廉但操作复杂度和难度都更大的尼龙绳圈荷包缝合。谈起这一往事,张建生主任称道,“如果将内镜诊疗工作的精细度和复杂度比作绣花,如果我们是在走独木桥,他则是钢丝绳上的舞者。张月寒不仅胆大心细而且技艺高超。同时,他也是一个从内心真正体谅患者,关怀患者的医生。”

就是这样看似平凡却不简单的年轻医生,在行医的道路上,用医者的高超技术支撑起对患者的保护,用医者的满怀仁心坚守住对患者的爱护。

据刘改芳主任介绍,ESD技术有着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这项技术对于消化道早癌、巨大平坦息肉、粘膜下肿瘤等消化道病变有着很好的诊疗效果,它能够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具有创伤小、切除率高、复发率小等特点。截止2018年底,河北省人民医院共完成ESD600余例。消化道早癌诊治是消化内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省内早癌的诊断和治疗都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对胃肠早期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技术优势与特色。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