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机构自治 行业自律 社会监督 政府监管
北京积极构建医疗卫生多元化监管格局

发布时间: 2019-01-10 10:47:40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2019年1月7日,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以《构建医疗卫生多元化监管格局》为题,推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加强医疗卫生监管工作的经验。

北京市现有医疗机构近1万1千家、床位12万余张,卫生专业人员30多万人,年门急诊量2.5亿人次。市卫生健康委着眼办医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层次化等特点,坚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探索创新医疗卫生监管制度,努力推动行政管理、监督、执法、问责“四位一体”,精心构建政府领导、行业指导、社会引导、机构主导的多元化医疗卫生监管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路径。

加强机构自治,推进自我管理。针对医疗机构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强化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主体责任。明确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由医务处处长或护理部主任担任卫生监督协管员,履行本机构依法执业协管职责。制定北京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指南,细化医务人员应知应执行的医疗相关法律法规500余项指标。以卫生法学会为依托,建成“北京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信息系统”,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指标开展自查自纠,将依法执业自查任务下派到临床一线执业人员。目前,全市所有三级医院都已完成首次依法执业自查任务,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也在各区组织指导下,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由于自查信息系统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已经成为全市医疗机构开展风险预警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加强行业自律,夯实监管机制。着眼解决既往查质量不查法规、查法规不查质量和行业组织贯彻推动标准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与卫生监督执法技术协作机制,做好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标准化服务评估工作,建立综合监督学习实践培训基地,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推动17家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与卫生法学会、健康体检管理协会等10余家行业协会和血液、感染管理等32个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实现“联合作战”“集团作战”。北京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也在推进行业自律、提高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社会监督,扩增监管合力。加大对信访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对媒体曝光案件进行认真研究,查找监管不足。与北京电视台法制频道等媒体合作,曝光违反卫生健康法规的典型案例。针对媒体曝光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和部分专业存在“医托”“号贩子”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协调市政法委,联合市公安局、网信办等11家单位,制定印发联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实现公安机关、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共享涉医违法人员信息,开展联合惩戒。

加强政府监管,提升行政效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梳理行政执法职权700余项进行全市公示,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划定红线底线。围绕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网通办政务事项,将所有监督执法事项全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采取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专业执法同时进驻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模式,对16所三级医院进行“驻院式”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其违法违规问题。坚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联合公安、工商、药监、城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打击无证行医、非法医疗美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专项行动,查处取缔无证行医窝点400多处。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

据统计,2018年,全市共实施卫生健康行政处罚15634件,罚没款累计3000多万元,全市医疗卫生秩序保持良好势头,各类主场外交活动平稳展开,重大政务国务活动保障有力,为建设健康北京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了积极贡献。(王开斌 朱建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