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最美基层好医生】宋平和:医路五十载 古稀仍在途

发布时间: 2018-12-17 10:45:35   |  来源: 中国医药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宋平和坚持工作在医疗一线。

11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洺关镇西召庄第二卫生室,这里远离市区,夜幕之下显得格外宁静。

说是卫生室,可规模却不小,足有1200余平方米。门诊区内干净整洁,骨科、外科、检验科、药房、患者等候区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其主人是已经71岁高龄的宋平和。

人如其名,平易又和气。尽管已71岁,可宋平和仍是这家卫生室的主力,每天坚持坐诊。“我常到宋大夫这里来看病,有时候我见他早晨7点多就坐这儿了,经常中午1点多才顾得上休息,好几次晚上9点了还没走。”一位来看病的患者说。

被问及从医经历,宋平和用他那一口浓重的乡音开始了讲述。

1965年,西召庄的村支部书记带着天津河东医院的大夫来到永年县招医生,当看见宋平和时,村支书就问他:“你去呗?”当时还是十七八岁少年的宋平和根本没想那么多,一句“那就去吧”,就这样走上了医生之路。

“很苦的。”时隔53年,宋平和回忆起他与同伴互学针灸的那段经历,仍能体会到当初的艰辛。学针灸,不仅要熟读针灸图,还要上手练习。两人一组,你给我扎,我再给你扎,老师则在一旁监督。“我那时候小,害怕被扎,因为疼啊,总想着逃跑。”可他总能被老师发现,“往哪走嘞?回来!”老师呵斥着,他就只能乖乖地回来练习。

不过,最辛苦的还不是学医的时候,而是正式行医的第一年。1966年,宋平和开始正式行医。那年春天,邢台发生大地震,永年也受灾严重。震后爆发了流行性脑膜炎。天津医疗队撤走后,永年的防疫工作队就只剩下宋平和与另一位韩姓女医生。医生少,防疫任务重。那时候韩医生带着还很年轻的宋平和,俩人不分昼夜地忙,一边防疫、一边治脑膜炎、还要送预防药,同时还在疫区消毒。这样高强度的防疫工作持续了40多天。

抗震救灾的经历,为他日后能够坚持扎根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宋平和来到石北口乡卫生院担任院长一职。他在这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7个村全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为此,他专门给自己准备了一个记录本,上面详细记录着7个村千余名儿童的信息,包括孩子的姓名、年龄以及该接种哪种疫苗。为了避免因遗漏而让孩子错过接种时间,宋平和定期召集7个村的所有赤脚医生,一方面要求其上报辖区内即将接种疫苗的儿童情况,一方面督促他们抓紧落实。16年里,千余名儿童没有一人错过疫苗接种。

1987年3月,宋平和回到家乡,盖起了七间房,开始自己经营诊所。凭借着多年行医的名声以及3年县医院进修系统学习的经历,宋平和的门诊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他的治疗下解除了病痛。

行医52年,宋平和坚持免费为患者扎针,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即便没带够钱,宋平和也会一样给予治疗。细算之下,多年来累计为患者免除费用十余万元。

前两年,宋平和做了一次大手术,休养了一段时间,可一康复,他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此后,他开始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目前卫生室已经有了一批业务骨干。

宋平和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从背起药箱的那一刻起,他也背起了家乡人民生命的嘱托。(记者李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