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企业社会缺一不可

发布时间: 2018-09-11 10:47:12   |  来源: 科技日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共享。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近日召开的“食品科学与健康国际学会论坛”上,湖南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李赤群如是说。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很大关联。李赤群介绍,发达国家历史表明,食品安全事件多在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50%以下时,爆发最频繁。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5%,随着食品工业扩张,从农田到餐桌的链条越来越长,问题爆发概率也不断上涨。

其中主要问题包括重金属污染等环境因素带来的食品污染。其次是过度依赖化学投入品的粗放农业生产模式。这一模式使中国耕种每年消耗32万吨农药、250万吨农业塑料薄膜和数千万吨化肥,带来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同时,对食物色、香、味俱全的追求,让食品添加剂泛滥。现在,仅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就达22类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量使用,也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还有食品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滞后,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不断增加等问题。

“我国食品产业体量大、数量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也尤为突出。比如,美国养猪户仅7万家,规模500头以上养猪户出栏量占全国96.6%;我国养猪户6700多万家,500头以上规模仅占38.4%。又比如,全国合规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1100多万家,农户2亿多户,无证经营更不计其数。”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放明说。

他表示,我国亟须改变、更新农产品生产模式,鼓励种养殖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如此才能使食品安全关口“前移”。同时,要正视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较多、规定也比较严格,但落实却不够到位的问题,应在企业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相关法规的宣传,督促企业严格按相关法规实施生产销售。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能感受到网购食物和网络点餐的便捷。不过,网络销售监控,仍是业内普遍认为的难点,亟须‘补缺’。当然,还要加强政府的科学监管。当前,集中统一监管模式已成常态。在监管上,方式逐步现代化、手段逐渐专业化,才可有效满足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需求。”李赤群说。(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李苗 喻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