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民 >

贵阳老龄事业规划“互联网+”
将推进老年人健康档案电子化,打造养老信息服务云及开发养老综合服务APP 到2020年基本实现七旬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应急救援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18-07-23 14:17:38   |  来源: 贵阳晚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开发养老综合服务APP,构建交互式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和终端。2020年,基本实现全市70周岁以上无子女独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家庭居家呼叫和应急救援服务全覆盖。”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贵阳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十二五”以来,贵阳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都逐步健全完善,对特殊老年群体的救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普遍开展老年优待和维权援助工作,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空间也不断拓展。

预计到2020年,全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将增加到70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8%左右;高龄老年人、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口也将显著增加,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提高到30%左右。因此,全市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人员短缺、城乡及区域老龄事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然突出。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将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健康支持体系、加快发展老龄产业、营造老年宜居环境、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共计九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

其中,全市将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整合人口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建立市、区(市、县)和乡(镇、社区)互通互联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网络和管理系统。规范收集行业基础数据,推进老年人健康档案电子化,打造市养老信息服务云,融入“筑民生平台”。

同时,开发养老综合服务APP,突出意外救援、电子定位、呼叫服务、健康知识、信息服务等功能应用,构建交互式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和终端。2020年,全面建成以区(市、县)为单位的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基本实现全市70周岁以上无子女独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家庭居家呼叫和应急救援服务全覆盖。

到2020年,全市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巩固,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更加充分,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平衡,老年人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全省走前列做表率。 (本报记者肖达 钰莎)

贵阳还将为老年人做这些事

新建小区配建服务设施

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驿站建设。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积极引入专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社会力量,兴办、运营或管理老年活动中心、助餐点、助浴点、护理站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

到2020年底,城市社区标准化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率70%以上;农村社区标准化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率30%以上。

将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双向互动。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医务室、护理站、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

支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服务,到2020年,每个区(市、县)至少建一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三级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科

加强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加强老年病医院、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到2020年,三级综合医院要全部设置老年病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到35%以上。

加强县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门诊和老年病病区,设置床位不低于20张。

各级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或老年人开通预约挂号、就诊导引、“120”急救等服务绿色通道。

建1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积极发展森林康养养老服务业。重点抓好开阳椿悦康养中心和支持景阳森林康养中心等首批省级森林康复试点示范基地建设。

各区(市、县)要按照《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和《贵州省森林康养基地规划技术规程》规划发展一批医疗、养老、美容及森林养生旅游为一体的森林康养基地。

同时创新机制和模式,引入“城乡三变”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1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居住区公共无障碍设施改造

推动和支持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重点推进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筑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楼梯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

优先安排贫困、高龄、空巢、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设施改造。试点开展老旧宅电梯加装,方便老年人出行和参与社会生活。

争取2018年底前,50%的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达到配建指标要求,2020年底前全部达到。

本报记者肖达 钰莎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