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故宫馆藏金代陶瓷欣赏(三)

发布时间: 2018-07-02 14:58:58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盘心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盘底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菊瓣盘,金,高1.7cm,口径14.2cm,足径9.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菊花瓣式,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灰。盘内底模印花卉纹。

此盘造型优美,通体呈菊花瓣式,其器形与盘心花卉纹样都是以印模一次制成,反映出定窑白瓷印花技法的时代风貌。

定窑白釉刻划朵花纹葵花式盘

定窑白釉刻划朵花纹葵花式盘盘心

定窑白釉刻划朵花纹葵花式盘盘底

定窑白釉刻划朵花纹葵花式盘,金,高4cm,口径20.4cm,足径8.6cm。故宫博物院藏。

盘口呈八瓣葵花形,浅弧腹,圈足。盘内壁有花瓣形出筋曲线与葵花口相对应。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釉层较薄。器外光素无纹饰,内底刻朵花,外围一圈八花瓣形纹饰,瓣内以蓖划纹表现叶脉。

此盘由盘中心的一朵荷花向外散射出二层花叶形纹饰,并与花瓣形口相对应,线条自然、流畅,统一中富于变化。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洗心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洗底

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明,高5.3cm,口径14.8cm,底径8cm。故宫博物院藏。

洗呈四方形,委角,花口,折沿,浅腹上丰下敛,腹壁凸起八棱线,将洗分为八等份。平底内凹,缘边凸起成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微泛灰。折沿印卷云纹一周,口沿下刻回纹,内底印四只姿态各异的天鹿,周围衬以祥云。外底刻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御题诗《咏定窑海兽洗》:“海马瀛羊舞浪中,扶桑想见涌曦红。不为玩器为盂洗,淳朴犹余慕古风。”句后署“乾隆御题”,钤“怡情几暇”、“得佳趣”印章款。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枕底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金,高13.2cm,长31.0cm,宽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随枕形勾边,边框内以黑彩题写行草体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绘卷草纹。经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确定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县观台窑烧造。

金代磁州窑瓷枕大量使用民间文人创作的诗歌进行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见有题写“一架青黄瓜,满圆白黑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者。

黑釉剔花小口瓶

黑釉剔花小口瓶瓶底

黑釉剔花小口瓶,金,高24cm,口径4.3cm,足径11.5cm。

瓶小口外折,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通体施黑釉,釉面光亮似漆。通体运用剔刻装饰技法,肩部为一周变形菊瓣纹,腹部装饰四组钱形开光,开光内各剔刻出折枝花叶。

此瓶线条简练,纹饰粗犷豪放,黑亮的釉面与褐色的胎体形成对比,别具韵味。此瓶于1955年出土于山西天镇县夏家沟。底部墨书“郭舍住店”四字。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碗心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碗底

耀州窑青釉刻花“吴牛喘月”纹碗,金,高7.6cm,口径21.3cm,足径6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青釉。碗内菱形开光内刻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一头水牛前腿直立,后腿弯曲而跪,头部昂起,口微张。水牛周围及开光之外刻以花草纹饰。

此碗釉色莹润如玉,刻花刀法流畅犀利,构图简洁明快,是耀州窑的一件优秀之作。

碗心中的图案原名“犀牛望月”,经过考证应为“吴牛喘月”。它出自《世说新语》:“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方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图案反映了北方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对战乱带来的沉重的生活压力深感畏惧的心理。

褐釉彩绘虎形枕

褐釉彩绘虎形枕另面

褐釉彩绘虎形枕枕底

褐釉彩绘虎形枕,金,高10.7cm,长35.6cm,宽14cm。

枕呈卧虎形。虎背作枕面,其上白色为地,以黑彩绘芦塘秋禽图,残荷两枝,芦苇数茎,水草游鸭,大雁南飞,将秋景萧瑟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虎身为枕身,在黄釉下以黑彩描绘模仿虎皮斑纹。

传世的此类虎形枕主要为河北磁州窑、河南禹县扒村窑、山西长治窑生产,风格较为接近。虎头有左向与右向之分,黄釉色有深有浅,枕面多为腰圆形。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虎形枕,底有墨书“大定二年(1162年)六月廿日□家”,为此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俯视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款识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长29cm,宽21.3cm,高11.2cm。

枕八方形,枕面中间微凹,通体白地黑花彩绘。枕面中心绘骏马疾驰,马儿四蹄飞扬,尾巴翘起,马鞍上倒立一人。枕面周边用黑彩描绘宽、窄边线各一周。枕侧面绘卷枝纹,底部素白无釉,戳印阳文“张家造”作坊标记。

宋、金、元时期瓷枕品种多样,形式纷繁,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以随葬。其中磁州窑瓷枕最具代表性,枕的造型各式各样,品种繁多,纹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装饰手法采用绘、刻、印、划、剔、镂等,特别是白地绘黑彩,运用豪放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在不到半尺的枕面上挥洒自如,将绘画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瓷枕装饰上,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此枕色彩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寥寥数笔,把马戏表演中的精彩瞬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定窑白釉剔花卷草纹长方枕

定窑白釉剔花卷草纹长方枕,金,高10.5cm,长25.5cm,宽11.8cm。故宫博物院藏。

枕呈长方形,枕面四边出檐,中部稍凹,两端翘起。边墙竖直,平底。枕面剔刻卷草纹。

卷草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图案为植物枝茎作连续波卷状,构图似缠枝纹,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两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卷草纹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忍冬纹,通常只作为辅助纹饰,表现技法有刻划、彩绘等。元、明、清三代均很流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