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如果活到60岁一定回来看您

发布时间: 2018-06-20 16:04:56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张丰

 

2017年3月18日下午,河北省人民医院上演了感人的一幕,在10多家媒体记者的注目下,一位60出头操南方口音的男子,与一位年纪相仿的男医生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泪水滂沱:“我来看您了,张大夫,我的恩人。”

一个发生在24年前的感人的医患故事就此展开——

24年前,他,紧急接诊严重车祸患者,秉承医责,果断决策,精心诊治,三天三夜日夜守护,使患者转危为安,只为履行“做好医生”的誓言。他如今是河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二病区主任兼内镜室主任张建生。

24年前,他,异地他乡遭遇车祸,孤独一人,命悬一线,被救康复,难忘恩情,不远万里,费尽周折,寻找恩人,只为兑现“如果活到60岁,一定回来看您!”的诺言。他是江苏省宜兴市的徐华中。

24年前的11月23日,江苏省宜兴市38岁的徐华中出差途经河北省藁城时,发生严重车祸,当场休克,被紧急送到河北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经诊断,腹部闭合伤,肝包膜下血肿,右肾包膜下血肿;血压异常,高压75,低压为0,生命垂危。

于是问题摆在了接诊医生张建生面前:手术治疗,患者创伤大,花费高,康复慢,且术后还有可能出现腹壁与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保守的药物治疗,患者创伤小,花费少,康复快,但医生的治疗风险极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大出血需要紧急手术。

张建生医生经过深思熟虑,迅速、果断地将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等一系列的“利好”留给徐华中。而将长时间的密切观察、一旦大出血还要紧急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等等的压力、风险留给了自己。即放弃了见效快但创伤大的手术疗法,而选用了费事、费时、费力的保守药物疗法。

他在忐忑中观察着、治疗着、等待着:补充血容量、消除血肿、观察血压变化、查看积血、检测生命体征……

近10个小时后,徐华中血压升起来了、人也慢慢苏醒了,但是无法开口说话,他吃力地拿着笔,在纸上颤颤抖抖、歪歪扭扭地写下三个字:“救救我!”

“张医生握着我的手说:‘不管你有钱没钱,我们都会救你,要想活,就听话。不要管其他的事,一切交给我,放心!’”一字一句,徐华中对自己醒来后张医生对他讲的这一段话记忆犹新。

因为活动性出血随时会出现,张建生足足守候了徐华中三天三夜,共72小时,并且几乎每间隔10几分钟,就要到重症监护室仔细观察徐华中一次。

这期间,张建生家里来了远客,家人打电话让他抽空回去一趟,他在电话里对家人说:“现在是治疗关键时期,病人离不开我,对不起。”

脱离危险后的徐华中能吃饭了,但只能吃流食,张建生就让自己的爱人做了饭送到病房,他再送到徐华中的床前。一个月后,在张建生的精心救治和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下,徐华中的病情趋于稳定。开始时腹部像砖头一样(长25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大血包,奇迹般缩小到只有鸭蛋大小。

看到复查结果,张建生高兴地跳了起来。

由于临近春节,思家心切的徐华中执意要回江苏宜兴,因为路途遥远,张建生担心徐华中的病情,但他理解徐华中“回家过年”的心情。为安全起见,他亲自把徐华中送到火车站,送上火车,叮嘱他回家后的注意事项,答应定期电话回访直到他康复。并给他摆正躺的位置,不让他乱动。之后,才默默离开。

火车快要启动时,面对着这位将自己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且像亲人一样对待自己的张医生,徐华中百感交集,痛哭流涕,他噙着热泪,对着窗外的张医生说了句:“如果我能活到 60岁,一定回来看您!”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徐华中每周都会跟张建生通一次电话,张建生会耐心细致地了解徐华中的恢复情况并对他进行康复指导。时间一天天过去,徐华中的伤势也一天天好起来,直至痊愈。徐华中说:“如今,我身体很好,伤痛也未曾复发过,只是在腹部留下了一个小伤疤。”

不再需要大夫电话指导之后,徐华中与张建生的联系也就慢慢少了,再后来两人的联系彻底中断了。

“如果我能活到 60岁,一定回来看您!”这句承诺,让徐华中在心中牢记了24年。尤其是2015年,年满60岁的他,内心深处寻找并感恩张建生医生的想法愈发变得强烈起来。为此,他开始了寻找。经过近2年破费周折的寻找,2017年2月,徐华中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的网站上看到了张建生的照片。并通过医院行风办联系到了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兼内镜室主任张建生。

不顾张建生医生再三劝阻,3月16日,徐华中带着爱人和两个姐姐凌晨5点就从老家江苏宜兴出发,坐大巴到南京,又从南京乘飞机来到石家庄,就是要见见当年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张建生医生。

24年时光荏苒,改变了的是徐华中和张建生的容颜,但未变的是24年前结下的医患深。

24年后再聚石门。只见徐华中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张建生主任的面前,一把抱住张建生主任,话未出口泪水滂沱。嚎啕大哭。张建生主任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徐华中紧紧地握着张建生主任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遍又一遍在说:“父母生养了我,可您让我活到了现在,我的命就是您帮我捡来的,我这辈子都忘不掉您!”

面对徐华中的讲述,张建生不好意思地表示:“照顾徐华中的这些细节真的都记不得了,他的治病经过倒是清晰地记着一些。医生吗,治病救人是本职工作。”

患者只记得恩情,医生只记得病情。医患之间的关爱、理解、和谐在这选择性的记忆中愈发深厚。  

徐华中想略备薄酒表达谢意。张建生主任却反客为主:“你们来石家庄看我,得我请。我现在还是一名医生,不能吃患者的请,等我退休了,就抽时间去江苏看看老哥你,再吃你的饭。”

张建生与徐华中从此结下兄弟情,并且二人又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

面对记者采访,张建生说:“做好医生,是家教,也是我自己的职业理想。这种好体现在让患者少花钱,少受罪;小创伤、快恢复;高质量的活着,有尊严地离去。这些是我们做医生的初心,也应该是我们的坚守。当然这些也非常需要患者的信任、配合和理解。”

对于徐华中的感恩,张建生也同样心存感恩:“徐大哥24年后的感恩让我非常感动。他让我感到,这么多年来,做一名医生是值得的,他让我有了职业的荣耀。因此,我要感谢他,他感恩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医生的这个群体。”

这正是:万里寻找,只为感恩;24年再聚,医患情深。(王淑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