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成:用最可靠的浮标守护祖国海洋
发布时间: 2018-06-19 14:54:38 | 来源: 科技日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周二有约
当被告知获得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时,王军成正在实验室埋头研究最新款海洋浮标。突如其来的喜讯丝毫没有打乱计划,他仍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浮标的海洋中。
40年了,要么出海实验,要么在实验室思考,这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并不觉得这“两点式”的生活有多枯燥,反而习惯了这种寂寞。“大成果都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集体努力,想出大成果就得能坐得住冷板凳。”6月14日,王军成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用实力证明,研制产品成奥帆赛唯一指定浮标
六月的青岛,海水蔚蓝,海风拂面,但王军成却不喜欢这海风。
“风一大就不能出海做试验,这很遗憾。”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让他和团队成员的面庞黝黑。当然,他们并不在乎。
海风几级?海浪多大?气压如何?温度多高?每天中午,中央电视台推送的海浪预报是沿海人的“眼睛”,左右着他们的出海活动。王军成团队就是送来这双“眼睛”的人。每天,团队提供的浮标向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输送近30000组气象水文数据。
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南海,蜿蜒数万公里的海面上,王军成研制的浮标锚定不同方位,星星点点;它们可根据需要适应不同的监测系统,实现长期、定点、连续、实时监测。无论是海洋防灾减灾、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还是海洋开发、海洋科学研究,作为认识海洋的基础监测装备,这些浮标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目前,我国在位运行的大浮标,95%以上是由王军成的团队提供。这些浮标已成为我国海洋监测体系的支柱。
可靠性是浮标作为监测仪器的生命,但在复杂的极端环境下零故障是极难做到的。在青岛举办2008年奥帆赛前,国内外浮标生产巨头齐集青岛参加竞标,代表该领域世界水平的挪威浮标最终中标。
挪威的设备到位后,进行海上试用,结果运行半年坏了两次。于是,奥委会决定改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浮标,这使得王军成和他的浮标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结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浮标经受住了考验,没出任何差错,最终成为2008年奥帆赛唯一指定浮标。
勇于探索,实现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的突破
197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通信技术专业毕业后,王军成放弃到国防科工委和“国”字头科研机构工作的机会来到青岛。“我是山东人,从小就向往大海的蔚蓝和广阔,希望能在海上做一番事业。”他说。
那个年代,我国海洋事业刚起步,海洋装备和海洋技术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王军成一步踏入了这片当时尚显荒芜但前景广阔的领域。“虽然我不是学海洋类专业的,但无线通信技术本身与海洋装备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浮标、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离不开通讯。”
我国海洋浮标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还没有经验,对海洋几乎没有概念,大家都没有做过海洋仪器装备,资料很缺乏。”当时王军成认定,浮标相关研究将是未来海洋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出所料,上世纪70年代,海洋仪器研发再次被国家部委提上日程。于是,王军成和同事们开始摸索着研究海洋浮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浮标工程研究的开拓者,他主持了我国各种型号的浮标研制,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建立了海洋动力环境浮标监测技术理论,推动我国浮标技术不断发展。1989年,他所在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制的第一台海洋浮标在北海投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侯保荣曾这样评价:“王军成是我国大型海洋浮标的开拓者和技术领导者,他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大型海洋浮标系统,实现了我国业务化大浮标从无到有的突破。”
不过,王军成的研究脚步并未就此停下。近年来,他将目光从海面投向了水下,向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研究领域发力,开展了水下探测技术和船用气象测量系统等研究。(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于萌 本版图片除标注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