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视生态为最大的财富
发布时间: 2018-06-01 11:27:24 | 来源: 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古道、古桥、古树、古民居……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土墙青瓦的民居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相生相融,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小山村。每年春天,油菜花、李花、桃花次第开放,古村更添优美,引得八方游客亲临,体验它的古朴之美和山水之美。
2014年,四川省旅游局在全省开展乡村旅游提升试点行动,幸福古村以其独特的古村落资源,被列入2014—2016年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试点13个项目之一,并作为省旅游局直接联系点。幸福古村按照“严格保护、尊重传统、适度开发、产村相融”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力求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留下完整的“乡村记忆”。2017年12月,幸福古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我们在对幸福古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严格落实了尊重村落记忆、尊重传统建筑、尊重生态环境这三大原则。”眉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原则的落实,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村落文化传承、企业长远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游客满载而归多方共赢的局面。他认为,生态是最大的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切实担负起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责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四川省委作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先后出台一系列规划和规章制度,对生态屏障建设、综合交通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等作出总体谋划,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态屏障、战略腹地和重要增长极。
在专项整治非法码头、非法采砂行动中,全省88座非法码头全部停止经营,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四川采取关停一批、搬迁一批、转型一批、入园一批措施,整治“散乱污”3.5万余家;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及养殖小区1.3万家,将21万家养殖场纳入监管;完成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120个环境问题整改,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国家下达目标。
近年来,四川已停止审批建设5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项目,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园区,严控中上游沿岸地区新建化工项目。深入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05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90%,去年外送清洁电量1389亿千瓦时,为全国减排作出了较大贡献。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四川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四川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注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集中开工了683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总投资1200多亿元。
四川将全省30.4%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纳入管控。积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省9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55%的自然湿地划入保护区。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年均完成营造林10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2.8个百分点。加强脆弱地区生态修复,5年累计治理石漠化土地1126平方公里,恢复退化湿地约1.1万公顷。加强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
目前,四川已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对全省环保突出问题实行省级领导挂牌督办,省领导带队督导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等重大问题,发现的8924个问题已整改92.3%。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加强案件转办督办、追责问责、问题整改,坚持边督边改,转办的8966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追责问责各级干部1420人。通过环保督察,全省上下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一大批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不断创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
四川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形成执法监管合力,倒逼责任落实。
四川已建成271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26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4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1108个基础土壤监测点位,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全要素监测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监测与执法联席会议会商、分级分类响应、快速处置应对的“测管协同”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处置环境突发事件,坚决将跨省各类输入性污染消除在省内。
四川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省级设立环境保护总监察,分片区设立监察专员办,环境监管由“督企”向“督政”“督企”并举转变。连续10年开展川、滇联合环境执法检查,共同保护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设立68个资源环境审判庭,32个生态检察机构,探索建立环保警察队伍,形成共抓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近年来,四川取消了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区生产总值及有关考核,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指标。对市(州)和省直部门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绩效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体现和落实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试点,倒逼责任落实。
(本报记者李晓东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