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在平凡岗位中奋斗并幸福着
——记中铁武汉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黄望明

发布时间: 2018-05-31 10:56:49   |  来源: 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 张丰

 

“砰砰、砰砰……”武昌客车车辆段客车整备库里,身着蓝色工装的黄望明正在一辆辆停靠的绿色客车下不停钻出钻入,借助手电筒的光亮,小小的检车锤轻敲轮轴、螺栓、弹簧等客车重要部件,一阵阵有力又不乏节奏的敲击声显得格外响亮。

这一串串别人耳中刺耳乏味的噪音,在他听来却是隐藏奥秘的美妙音符,任何“不合拍”的声音都能成为发现安全隐患的重大线索。从事客车车辆检修工作29年,他在敲击声中先后发现3000多起安全隐患,排除危及行车安全的大故障200余件,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检车状元”“客车神探”“技能大师”。

1989年,身材干瘦的黄望明技校毕业,从孝感来到武昌客车车辆段从事检修工作。那一年他刚满19岁,心中有梦想,干事有劲头。从第一天上班,他就像一个工作狂人,白天到车辆旁边仔细观摩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方法,拉着有经验的师傅问这问那。晚上他不顾一天劳累,从同事那里借来业务书籍,学习、总结、消化一天所学,书本和笔记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圈点符号。

“黄望明不算特别聪明、成绩也不拔尖,却一直很刻苦努力,静得下心干一件事,特别执着、较真。”这是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科副科长彭汉洪眼中的黄望明。凭着对业务技术的痴迷,黄望明成为了一名“土专家”,不仅掌握了客车检修的十八般武艺,而且练就了一套听音辨“症”的独门技能——通过检车锤旁敲侧击在列车配件上,他能准确辨别不同的列车“病患”:响声发脆,就是正常;响声沉闷,表明部件有松动;若是沙哑,那就可能构件有裂纹。

成就和幸福属于奋斗者,凭着这门绝技,黄望明连续多年在全路组织的行业比武中摘得桂冠,并在2005年首届全国铁路职业技能竞赛上,一举包揽了个人全能第二名、理论第一名和单车检查第三名,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黄望明给自己定下“三个不少”的标准,那就是质量检查不少走一步、不少看一眼、不少敲一锤,对每一节列车车辆都用心检查,他不放过一丝一毫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每一个问题,他总是跟踪到底,直到“过关”才放手。

每天,他都要在整备场徒步近10公里,为180多辆列车的数万个零部件“体检”,一套检车法重复几千遍。他摸索出了一套“四站五蹲二钻”检车工作法,这个“步伐动作要到位,蹲站趴爬不怕累,光线角度很重要,全心投入是关键,亮点异响细捕捉,举一反三多比较”的检车要诀编入了段《客车转向架单车技术作业标准》,成为安全秘籍。

“质量检查工作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干的时间越长,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胆子越小越怕出事。安全不出事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黄望明谈起自己的岗位一脸严肃,对安全工作他有更深的感悟。

2010年4月4日,黄望明对2614次客车进行出库前例行检查把关,探身察看209P型转向架时,焊接处一个极其细微的颜色变化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拿起钢丝刷,趴在地上,仰着头小心翼翼一点点地刮掉转向架横梁上表面的那层厚厚的铁锈,慢慢的,一条长达150毫米的横向裂纹暴露出来……当天下午,他举一反三,对库内的同批车型转向架进行检查,又发现防止了1件裂纹隐患。他立即将这一发现上报,得到各级重视,引起了全公司对同型转向架的质量大彻查。

凭着严谨和认真,他在29年间检修客车70余万辆,先后发现防止车辆安全隐患3000多起,经他检查把关后的列车累计安全运行9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0多圈。他先后获得“全国铁路劳动模范”“湖北省技能大师”“火车头奖章”等30余项各类荣誉,成为公司车辆部门享受国务院政府专项津贴的第一人。

“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能在工作中参与、见证国家的发展,是我最大的幸福。”择一事终一生,用匠心普华章,这就是黄望明最真实的写照。(记者 訾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