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68岁故宫志愿讲解员:14年写下9版讲解词

发布时间: 2018-05-22 14:27:21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五月的故宫,到处都是参观者的身影。已是中午,当故宫博物院钟表馆志愿讲解员高斌侠一轮讲解刚结束,又有一波前来参观的学生围了上来。

68岁的高斌侠清了清嗓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手指着奉先殿三大镇殿之宝之一的紫檀木楼阁式大更钟,继续讲了起来。

“故宫博物院馆藏钟表达1580多件,钟表馆最多展出过170余件。讲解员不仅要详细了解每件钟表的名称与构造,更要了解钟表背后的文化内涵。”高斌侠说。

三篇申请书踏上志愿讲解生涯

故宫志愿者队伍组建于2004年,其中既有在校学生,又有教师、设计师等社会各界的文物爱好者。14年来,故宫累计注册志愿者近3000人次,累计为社会提供各项服务达14万小时,享受服务的公众总数近60万人次。

作为故宫的首批志愿讲解员,今年是高斌侠做志愿讲解工作的第14个年头。

上世纪五十年代,孩童时的他经常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来故宫游玩。“印象最深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墙,还有每次期盼很久的钟表展览。”高斌侠说。

儿时在钟表馆看过的机械人偶吸烟场景令他难忘,也因此高斌侠一直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来故宫工作。

2004年11月,《北京日报》登载了一则故宫博物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当时看到招募消息后心情特别激动,用钢笔写了整整三篇申请书,自己送到了神武门接待站。”高斌侠说。

据高斌侠介绍,故宫志愿讲解员的选拔条件极其严格,由面试、笔试和现场讲解三部分组成。近千名报名者经过重重筛选,剩下的不过寥寥几十人。

高斌侠还清楚得记得当年笔试的第一道题是将夏商周开始到民国的朝代进行排列,熟读历史的高斌侠在十几秒内正确地将顺序排出来——如今,随着报名者人数的增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笔试问题的难度有了提升。

自那之后,每周的讲解服务工作成为了高斌侠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从志愿者工作站到位于奉先殿内的钟表馆,十分钟的路程,高斌侠每年都要走上几十次。

14年的时间里,高斌侠累计服务游客1200小时以上,为上万人次的观众进行讲解。

14年写下9版讲解词

近年来,随着故宫开放面积的不断扩大,接纳观众数量屡破新高。据统计,2017年故宫共接待观众16699538人次,同比增长4.25%。

“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这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断吸收知识。通常给大家讲一个小时内容,我要提前准备十小时,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应对世界各地观众的提问。”高斌侠说。

志愿者们还会经常阅读大量的书籍,丰富钟表知识,完善自己的演讲,为公众提供讲解、咨询、教育项目和志愿宣讲等服务。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了解到钟表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故宫馆藏钟表的一些重要特点和它们的历史价值,可以在保证演讲内容准确性的同时增加趣味性。”高斌侠说。

14年来,高斌侠购买书籍已花费近2万元,均为故宫钟表、古代建筑、家具、青铜器等相关文物知识方面的书籍。

尽管故宫博物院宣教部会给志愿讲解员提供讲解资料,但高斌侠认为要做好讲解工作,不能只背一篇讲解资料,而是要根据观众的特点补充文物的背景知识,在保证讲解工作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增加讲解的趣味性。

“我针对不同的观众准备了9版讲解词,讲解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人群各有侧重。这样使他们在听钟表讲解的时候不仅能了解文物,也能够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高斌侠说。

“我会继续讲下去,讲到讲不动为止”

由于熟知钟表发展历史,高斌侠在讲解过程中,会将古代钟表与现代钟表作对比讲解,并穿插与观众的问答和互动。“钟表的发展史是一个创新的历史。单纯讲现代或古代,有些观众会觉得听着没有意思。将古今钟表的发展进行对比讲解,观众会认识到钟表发展史的丰富。”高斌侠说。

14年下来,高斌侠说:“现在我把志愿者作为一个享受,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工作。如果你把它当做一种享受,你会全力投入,而且不考虑时间、不考虑报酬。”

2014年12月,在故宫志愿者成立十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设立“水晶玫瑰奖”,对年度志愿服务优秀且志愿服务满1000小时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获奖者包括高斌侠在内,都是已经在故宫做志愿工作都超过10年的资深志愿讲解员。

“一个人的生命的长度谁都无法决定,但是它的深度和宽度可以自己决定。我快七十岁了,已经在这工作了将近14年,今后我还会继续讲下去,讲到讲不动为止。”高斌侠说。

(文字/赵晓雯 编导/尚阳 策划/赵晓雯 赵超 摄像/赵超 宋桉柢 赵丹 剪辑/赵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