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故宫藏西晋时代陶瓷赏析

发布时间: 2018-05-07 14:20:25   |  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 张丰

 

青釉鸡头壶,西晋,口径10.7cm,底径8cm,高15.5cm。

青釉堆塑谷仓罐,西晋,高42cm,腹围72cm,底径15cm。

谷仓罐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两层楼阁加堆塑装饰。上层中间立一楼阁,四角各立一阙,四面各有一跪俑;下层四角亦各有一阙,两面各有一牌坊,另两面各有两跪俑。下半部为一罐,腹部塑贴三组骑兽人和三组舞俑。通体施青釉。平底。

谷仓罐流行于三国(吴)、西晋时期,有陶、瓷制品,是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当时的随葬用品。其雕塑复杂,楼阁、飞禽、动物、乐舞杂技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

青釉鸡头壶,西晋,高9cm,口径4.5cm,底径5.2cm。

壶盘口,短颈,鼓腹,近底渐收,平底。外壁施青釉至下腹。肩部一侧置鸡头流,另一侧贴鸡尾。头尾之间对称置双系。

鸡头壶出现于三国(吴)晚期,以壶嘴做成鸡头状而得名。一般是在小盘口壶的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西晋时的鸡头壶短小无颈,有的鸡头是纯粹的装饰,为实心,有的作为壶嘴,可通。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了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和清不绝。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我国历代的青釉都是以氧化铁作为主要着色剂。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与釉的呈色有很大关系。

青釉印花双系罐,西晋,高16cm,口径17cm,足径15.6cm。

罐口内敛,两面各置一绳状耳,圆肩,硕腹,近底内收,实足外撇,平底。通体施青釉。以模印横竖网纹装饰。

网纹又称网格纹、方格纹,是陶瓷装饰的原始纹样之一。网纹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器,是史前新石器时代渔猎生活在原始制陶及审美意识上的反映。东汉至六朝前期的青瓷上,网纹盛行。东晋以后网纹不再流行。明清瓷器上作为边饰,网纹偶有出现。

青釉印花三兽足洗,西晋,高9cm,口径20.7cm,足距15.7cm。

洗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三兽足。器外壁模印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带上又均匀分布6尊模印塑贴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此器内外施青黄色釉,釉面有侵蚀剥落的现象。

洗是当时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类似后世的脸盆。此洗属南方越窑系青瓷,它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是西晋时期流行的样式。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模印塑贴是陶瓷装饰的技法之一,工序是先模印出花纹,然后用泥浆粘贴在坯体上,花纹凸起,具有立体效果。

青釉双系兽面纹扁壶,西晋,口径4.2cm,最大腹径18cm,高14cm。

壶小直口,肩上有两小系,器身呈扁椭圆形,平底微内凹。通体施青釉,双系之间印圆圈带状装饰,中间贴塑一兽头,这是西晋时期普遍采用的一种装饰方法。扁圆的形体和设计巧妙的双系使之既实用又便于携带。

青釉镂空双系罐,西晋,通高17.7㎝,口径12.3㎝,足径14㎝。

罐直口,鼓腹,足外撇。口两端贴半环形绳系。通体施青釉,腹上部满饰镂孔。

南方的青瓷制作水平到西晋时有了很大提高,掌握了还原焰的烧制技术,青釉色彩较稳定,胎质细腻,胎色灰白。除印贴、镂孔等装饰手法外,西晋的壶、罐、尊、洗类器物的肩部和口沿多饰装饰带,以细密的几何图案为主。此器釉厚处色调较深,釉薄处则浅淡,整体效果晶莹明澈。

青釉羊,西晋,高13.5cm,长15.0cm,宽11cm。

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

此种器物自三国至东晋都有烧造,但东晋以后的制作较为粗糙。它的用途是作为随葬的冥器。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羊形青瓷成为一时风尚。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出现于南方。青釉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品,历经了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和清不绝。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而是具有黄、绿、青等几种颜色,但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我国历代的青釉都是已铁作为主要着色元素。釉内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对釉的呈色有很大关系。

青釉四系鸟纽盖缸,通高9.3cm,口径8.2cm,足径8.2cm。

盖缸敛口,扁腹,圈足外撇,肩部四面各饰一条形系。外壁模印菱形锦地网格纹,间饰划线弦纹。器物内外皆施青釉,圈足内素胎无釉。盖圆形,盖口可以合于缸口内。盖面饰3周凹陷的宽弦纹,盖顶雕塑一对小鸟,情态活泼可爱,展翅翘尾相对而立,栩栩如生。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造型新颖别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制瓷技艺。

青釉双系罐,高23.8cm,口径21.4cm,底径13.7cm。

罐短直口,丰肩,腹下内敛,平底。罐内及外壁通施青釉,釉色微黄。肩饰模印网格纹,上下戳印圈点纹,其间用弦线间隔。肩部左右两侧塑有双系,系面印锦纹。肩前后两侧分别贴塑兽耳衔环装饰。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釉面莹润光洁,纹饰简练。

青釉双系卣,高23.7cm,口径11.7-10.6cm,底径16.4cm。

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通体呈扁圆形状。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肩左右两边分别塑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4组:中间为4行菱形模印纹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3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其整体纹饰规整,和谐古朴,上下呼应。此卣仿青铜器提梁卣烧造,卣上面的龙首系具有悬挂提梁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作提梁卣。

青釉人骑兽器,高17.7cm。

人骑于兽背,双手握兽角,头戴网纹卷沿高帽,帽中空,可插烛。骑兽人高鼻圆眼,颌下有须;兽则伏卧,龇牙瞋目。人、兽之身都戳印圆形纹,兽面篦划须纹,长尾垂。通体施青黄色釉。

此器是西晋瓷塑制品的典范,形象生动,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