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创新 酿造幸福
——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8-04-04 16:19:0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责任编辑: 许晴晴
山西戎子酒庄一角
酒是故事的源泉。在山西,有一座酒庄,用10年时间,酿造了一个不断创新、勇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企业故事。
“戎子酒庄极具中华民族风格的建筑使我感到震惊,我认为戎子酒庄已经具备酿造世界最好葡萄酒的所有条件,戎子葡萄酒质量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戎子酒庄可以成为酒庄典范。”
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泉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总干事让·马赫·奥郎德研讨葡萄酒酿造工艺
这是2016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总干事让·马赫·奥郎德给予的专业评价。
它给予农民高于全国酿酒葡萄平均价格4倍左右的收购保护价,农民兄弟收入翻了5番以上,葡萄种植农户提前实现了小康,农村环境初步得以美化,促使青年农民返乡安心农村,立志农业。
这是它对这块土地最深情的回馈。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到宁夏视察时指出:“中国葡萄酒市场潜力很大,发展葡萄酒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这是它的创始人张文泉坚持长期投资葡萄酒庄,发展中国特色、黄土风情、民族文化葡萄酒酒庄的自信源泉。
今天,戎子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已经出口东南亚、美国等地,为我国葡萄酒行业赢得声誉。
它的故事,正在成为中国故事的一部分,不断散发着醇香。
■■成果——
黄土高原走出的国际金奖
2018年2月2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在戎子酒庄召开了由江南大学和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黄土高原(戎子)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及其感官特征的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成果鉴定会。
这是一个严格、专业的会议。以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为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为副主任的七位国内葡萄与葡萄酒领域知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
这是一个让各方期待的会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处长刘晶晶主持会议,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教授、副教授唐柯博士,戎子酒庄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及项目主要完成人参加了会议。
这是一个让人对结果感到振奋的会议。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汇报,审查了鉴定材料,经过讨论和质询,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方法先进,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这个结果,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泉并不感到意外。
两年半以前,戎子酒庄就已经带给国内葡萄酒行业以震撼。
2015年9月17日,国际葡萄酒组织OIV监管下的第一大国际葡萄酒比赛——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全世界有4300多厂家、6900个品种的葡萄酒参加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戎子酒夺得三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小戎子蓝标干红葡萄酒2012、小戎子黑标干红葡萄酒2013、小戎子蓝标干红葡萄酒2013荣获金奖,戎子鲜酒轻柔桃红2014荣获银奖。2016年5月30日,从法国再回佳音。戎子酒庄葡萄酒荣获世界著名的法国《葡萄酒杂志》2016年国际葡萄酒大赛“三金一银”大奖,戎子酒庄干白葡萄酒2015、小戎子蓝标干红葡萄酒2013、深啡干红葡萄酒2013荣获金奖,戎子鲜酒轻柔桃红葡萄酒2014荣获银奖。
国际专业声誉日隆,戎子酒庄在国内也不断获得官方认可。
今年1月26日,山西省临汾市中小企业局表彰了一批民营经济发展优秀企业和个人,戎子酒庄荣获“民营经济转型示范十佳企业”,小戎子系列产品荣获“民营企业十大好产品”,张文泉则荣获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十大功勋人物”。
■■初心——
“黑经济”变“绿产业”背后的情怀
山西戎子酒庄葡萄园
翻阅戎子酒庄创造的历史,如果再来到戎子酒庄基地实地看看,一定让人终生难忘。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昌宁镇和附近共万亩的葡萄园,已经成为当地一景。盛夏至初秋,绿波荡漾,清香四溢。
如果了解了张文泉的艰辛探索过程,一定更让人难以忘怀———民营企业家的奋斗、开创精神,在他身上充分展现无疑。
10年前,张文泉有很多身份,其中,“煤老板”是他的一个标签。如今他依然担任山西永昌源焦化集团董事长。
从黑色的煤产业转型做绿色的酒庄生意,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就这样真切地在张文泉身上发生了。
1998年,张文泉投资建设了茂源红旗3号炉项目,创建了乡宁茂源煤化有限公司。2000年12月,张文泉收回原乡宁县卧龙沟煤矿,成立了乡宁县惠源焦煤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实现了综合机械化开采。
2003年,他本着“延伸煤”的发展思路,投资建设了60万吨/年焦化气源项目,并陆续实现了焦油、粗苯、硫铵等化产品的回收。2004年9月,成立了山西永昌源集团。时代在发展,企业发展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2012年之前,煤炭、焦化企业是山西GDP贡献大户,但是高GDP贡献率的背后是环境污染难题。
作为一位负责任的企业家,张文泉在创业之初就知道一个道理,做企业必须与时俱进,盯住两头。一头是老百姓。百姓越需要的东西,越有价值。一头是国家政策。任何违背国家发展政策的项目,都没有前途。
因此,他并没有把目光仅仅放在煤焦工业上,根据国家提出的新能源建设目标,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惠及农民的绿色产业。
2006年,永昌源集团调整了发展战略,提出“巩固煤化、进军轻工业、培植区域新型产业”,并创建了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
产业选择并不是一道简单的经济算术题,而是一道综合社会考题。
当时,已经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张文泉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矿区和非矿区的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相差比较大;第二,煤炭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总有枯竭的时候,子孙们吃什么?
怎样能把两个问题放到一起解决?只有转型。
转什么?什么样的产业既能让农民受益又能让工业化发展,还要环保、绿色?
其实,那几年,山西省大部分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民营企业家就已经考虑企业转型的问题,但转什么、怎么转却困扰着很多人,很多煤老板没有挺过转型这一关。携款外迁或移居境外的也不乏其人。
张文泉是幸运的,他找到了方向,并且坚持了下来。张文泉是土生土长的乡宁人,对黄土高原有天然的亲切感。如何能让世世代代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而不只是“你家有大学生了,我帮着拿学费”这样简单的输血式的帮扶,转型所选择的行业就一定要与提升农民的造血功能,与农业结合在一起。
有了这个初心后,张文泉说服了家人,开始带领团队一起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走访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查阅当地历史文化与农业资料,在各种动物养殖、多种作物种植模式之间经过大量调研,反复推演、筛选,最终决定以酒庄为核心,带动农民种植葡萄,打造葡萄种植、酿酒、葡萄酒文化旅游、农业休闲观光,以及山西特有的大院文化相融合的产业链条,实现对农民的精准扶贫。
■■学习———
与专业人才共同开创历史
有了蓝图,如何实现?张文泉认为,学习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决策者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干,必须让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
早在2002年5月,张文泉一行就曾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考察国外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现状,回国后,结合集团现状和区位实况详细论证分析,经过几年谋划,才有了戎子酒庄。
如今的张文泉,已经成为一名业内资深人士。“我在做这个项目以前,花了一年时间,几乎把葡萄种植产区跑了个遍。从澳洲到欧洲,从中国的东部到西部产区。”张文泉说,他当时的感觉是所有酒庄都一样,缺少特色。每个地方气候、土壤条件不同,产出来的东西也各有特色,就像有的地方玉米好吃,有的地方红薯好吃,最重要的是把它做到极致。”
当时,他就有了一个心愿,一定要建一个中国人的酒庄,中国式的酒庄。
极致是一种境界。对企业家来说,也是一个至高的追求。
为此,张文泉把人才引进放在了酒庄建设的首要位置来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沈忠勋,成为张文泉延揽的第一位高级人才。
这个过程也充满故事性。“当年文泉慕名到学院拜访我,却被我泼了三盆冷水。‘你了解葡萄酒吗?你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吗?做葡萄酒你能够耐得住寂寞吗?’”年过60岁的沈忠勋回忆说,我还记得当年文泉是这么回答我的:“我不了解葡萄酒,我还有一定的资金,我做酒用10年做准备行吗?”
愿意用10年时间去摸索做一件事!这让沈忠勋很是感动。
经过考察,沈忠勋终于走进了新生的戎子酒庄。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好葡萄在哪儿?
行业的说法,七分种三分酿。可见产区的重要性。
行业背景是,我国目前约有500家酒庄,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很少。葡萄黄金种植带几乎被一些大型国企收入囊中。
在市场的疑问中,张文泉在山西找到了这块宝地。“我们通过和各方面的专家合作,查阅了当地30年的气象资料,山西省果树研究所的多位专家分析各个地块的土层酸碱度及各种有机质,认为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从我们所在的乡宁县到邻近的吉县是一个很好的小产区,平均年降雨量在500毫米~570毫米。”张文泉回忆说。
有了专家的帮忙,张文泉的底气更足了,说服高级人才的理由也更充分了。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葡萄专家孔庆山研究员成为公司技术顾问,聘请了法国葡萄园艺师杰夫先生负责种植、法国柏图斯酒庄前首席酿酒师让·克劳德·柏图任首席酿酒师,从而组成中西合璧的葡萄种植酿造技术专家团队。
有了气候、土壤的保证,有了专业团队,张文泉依然谨慎,决定先用500亩土地进行试种。结果令人惊喜。“通过2006年一年观察,昼夜温差在12℃~20℃,非常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张文泉说。
2007年,注定要载入戎子酒庄的历史。当年,戎子酒庄开始大规模在吉县、乡宁两县种植葡萄。
戎子酒庄开始开创中国葡萄酒业新的历史。
■■品牌——
历史底蕴+工匠精神+技术创新三轮驱动
历史,往往蕴藏着通向未来的密码。
这座三晋大地上的小城,曾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晋文公重耳的母亲戎子。重耳在逃亡时曾经长期隐居于此。据当地传说,重耳的母亲戎子,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此后,当地人广泛驯化种植葡萄,大量酿造葡萄酒,进献晋国,成了晋文公宴请百官、招待四方诸侯的佳酿。
在历史曲折向前的草蛇灰线中,“戎子”在新时代获得重生,再一次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名片。
张文泉深知,有其名,需有其实。故,工匠精神成为他再次锤炼“戎子”品牌的熔炉。
10年来,戎子酒庄坚持“优质原料、合理工艺、先进设备、诚信服务”的质量理念,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推进“扬黄土高原风情、创世界顶级酒庄”的企业愿景,通过“立足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不断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台阶,依靠先进的科研手段和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自主研发中华民族品牌的葡萄酒,将“中国制造”与“国际水平”完美结合,为世界人民做一瓶中国的好酒。
为保证提供高质量的葡萄酒酿造原料,在以全国著名葡萄种植专家孔庆山教授为葡萄种植技术总监的团队带领下,酒庄采用因地施肥、限产限量、实时监控、专业指导、手工采摘、逐粒精选以及订单式合同管理的方式等方法,统一、科学、高效的对基地进行管理。
同时,针对中国农村的现实,酒庄组建了葡萄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就业基地等方式进行管理和培训,并为基地农户免费提供架材、苗木、地膜、挖沟、技术、灌溉等支持,充分利用这块被专家誉为“酿酒葡萄生长的黄金地带”的自然条件,酿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质葡萄酒,确保每一滴戎子葡萄酒都来源于戎子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目前,戎子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被授予“国家农业科技实验师范基地”。
2009年,酒庄成立了技术中心,为酒庄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提供质量检测、技术管理、科技创新。中心聘请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酒庄技术顾问,先后引入美国安捷伦公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大型分析检测设备,成功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江南大学等9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拥有一整套生产过程控制的化检、物检、计量、检验监控系统和方法,采用国际标准生产。
山西戎子酒庄生产车间
目前,戎子酒庄拥有14000平方米生产车间,生产能力5000吨,储酒能力10000吨,拥有全套意大利、法国等地进口设备,包括除梗破碎机、气囊压榨机、速冻机、硅藻土过滤机、错流过滤机、膜过滤机、全自动灌装线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粒选机———全自动光学分选仪等世界先进的酿造设备。其中,高档葡萄酒生产线及葡萄酒文化旅游观光项目,已被山西省政府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化5·13重点工程项目。
更让张文泉感到欣慰的是,戎子酒庄自主创新硕果累累:主持制定2项山西省地方标准,参与制定1项国家贸易行业标准,获取国家质检总局《戎子酒庄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共研发戎子、小戎子、戎子鲜酒3大系列17款产品,产品获得各种国际品评赛奖项30余次,酒庄获得各种荣誉奖项50余次,完成了《葡萄酒在橡木桶陈酿过程中的生命曲线的研究》《微氧技术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不同海拔微气候对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黄土高原葡萄与葡萄酒特征性物质库的建立》等16项课题和成果,获得了21项专利。
■■共富——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戎子酒庄把根深深地扎入三晋大地,在汲取营养的同时,也用绿荫回报着大地。
张文泉曾对商业模式仔细进行推演。他发现,我国特色农业要大发展,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土地流转、政策环境以及农民兄弟的意愿,都是关键因素。
为此,他设计了一条工业带动农业、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真正为农民着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张文泉说。
戎子酒庄的做法是:酒庄承担标准化葡萄园建园的一切费用,免费送给种植户葡萄苗、架材,在前3年未挂果期间,每年每亩还给农户400元补助。
这样算下来,酒庄每亩地投资超过6500元,相当于为每户(户均6亩多葡萄种植面积)投资近4万元。如果按现在戎子酒庄拥有的上万亩葡萄园算账,酒庄只种葡萄一项即投入6000多万元,这还不算修建水库的1700多万元,以及村与村之间的路面硬化工程1500余万元,打旱井400余万元。合计下来,初期投入近亿元!
这些投入,算的不都是经济账。比如,修水库。种葡萄用旱井也能临时解决问题,但旱井解决不了当地饮水问题。“水库不仅解决了葡萄基地的灌溉问题,而且彻底解决了6个村近15000村民的饮水问题。”张文泉说。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宁县昌宁镇东厫村是酒庄所在地。据村党支部书记王和平介绍,村里一共有4000多亩地,除了苹果地和不适宜种葡萄的地,其余的2200亩地都和酒庄合作种葡萄。“过去是老百姓出去打工,现在是外村的人来给我们打季节工!”
王和平当了25年村支书,参与了政府为农民在世界银行贷款的“坡改梯”,政府投入、地方配套的农村学校、卫生所等基础建设。
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没有产业扶贫是拔不了穷根的!
“现在好了,村里人早就脱贫达小康了。”王和平算了一笔大账:一亩地毛收入8000元左右,去除成本,平均每亩地收入6700元左右,一个家庭一般按6亩地算,年纯收入4万元。
据戎子酒庄基地部经理王抓柱介绍,葡萄因每年产量不均,市场价格波动很大,为彻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酒庄一开始就以“酒庄+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和农民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既保护了农民利益,也保证了农民按酒庄要求种植葡萄。
致富的同时,一批农业技术人员也成长起来。
目前,酒庄有9个片区,11个技术人员,日常工作是指导片区内的农民修剪、施肥、打药等,片区内的农民若是发现葡萄染上病了或者有什么问题,技术员就成了救火队员。
其实,这些技术员大多数原来也是农民,酒庄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成就了他们新的人生。
一企一业富一方。
据初步统计,戎子酒庄年可形成农业增加值2000万元,亩均增加农民收入3600元,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16人,整体为社会增加1300个就业岗位,3700余户农民从中受益,成为城北垣六个村委5万余农户的“摇钱树”。目前,已近10万余人直接或间接从永昌源集团受益。
“酒庄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商业、饮食、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新飞跃。”张文泉最后说,做企业最大的愿望是能看到父老乡亲们因自己的努力,日子逐渐好起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这个愿望正在变成现实!”(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