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集中火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 2018-03-19 13:46:55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后期维护更是地方政府需要得长期投入的工作。
——中国网观点中国2018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四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指出,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主要内容包括: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帮扶。
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的最后阶段,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特别是部分中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在决胜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应更加注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为贫困人口创造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连片特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这些区域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解决,我国面临主要贫困问题会转变为局部分散的贫困,以及相对贫困。未来可能依旧会出现可能发生因病、因灾、因市场风险、因子女教育返贫的现象以及新增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杜绝“刚脱贫就返贫”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攻坚战火力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要事项上。重点地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人群是贫困人口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重要事项是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基本保障等。兑现我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通过加大搬迁脱贫力度,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境致贫的问题。
一般的,越是贫困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越短缺,又进一步加剧贫困村生活发展的困难。同时,这些地方一个重要的致贫原因就是环境致贫,因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使得贫困村内处于贫困线上下的村民非常多,很容易因为一点儿原因跌落在贫困线之下,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致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能有效隔阻贫困的“负向循环累积”。加大易地搬迁脱贫的力度,让更多不适合人居生产地区的村民集中到适合生产生活,尤其适合规模化种养、旅游开发的区域居住。把贫困人口搬迁到城镇集中居住,配套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就地解决就业,一次性解决因环境恶劣造成的贫困。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补齐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
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后期维护更是地方政府需要得长期投入的工作。第一,针对发展条件极其脆弱的连片特困地区,既要重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的投入,更要注重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保养。提前探索和建立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多元投入机制。第二,把国家级贫困县对外交通纳入国家交通规划,在建设时序、站点设置、资金投入方面给予相应的倾斜。第三,针对自然条件复杂、灾害多发且人口相对密集的贫困地区,建立保障性运输通道,采取非常规性的运输方式,保障贫困地区交通外通内联。
产业扶贫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第一,延长农业产业链,摆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传统种养困境,推进农业“种养”向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第二,以县为单位,构建区域性的物流平台,推进初级农产品大力发展冷链物流,转变农产品季节性销售向反季节、多层次销售方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渠道;支持农户、合作社和餐饮企业、大型企业机团建立合作关系,保障农产品形成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第三,促进农产品与乡村休闲旅游业相结合,提升附加值,实现贫困群体就业与拓展增收渠道。
产业扶贫的重点之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可持续性增收。
第一,提高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推进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使农民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和股权相结合,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结构,从根本上改掉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习惯、传统身份,赋予农村自该滚动发展的空间和内生动力。第二,以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改变传统种植、养殖品种和方式,把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成农业产业化的商品经济,把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方式,农民在各种农业种植、加工公司上班,有固定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资金注入等股金分红,实现既给“鱼”又给“渔”,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有效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杜绝“返贫”和新增贫困。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行全覆盖,但是一方面“两保”存在支付水平过低、赔付不足、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等问题,农民大病、重病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支持,更没法获得有效的经济支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老返贫”的现象屡屡出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应该成为保障的重点。第一,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中央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补贴在养老保险基金中的比重,逐渐提高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给付标准和保障水平。第二,通过信息系统跟踪可能返贫的人口,根据情况继续由政府出资购买医疗保险、缴纳养老金;采取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性政策,减轻农村医疗费用负担。第三,鼓励保险机构发挥自身专业特征,创新保险产品,为农民提供如给付住院生活补助的健康险、一次性给予高额资金补偿的大病险、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的险种等各类商业保险,作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第四,建立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并实现全覆盖。
完善基层治理,激发内在活力,实现贫困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一,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第二,充分挖掘和培养乡村各方面人才,选好领头人,用好干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第三,大胆改革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激活群体的力量来共同脱贫,将党的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公共服务下移到村民小组和自然村,激发了农村的内在活力。第四,更加注重扶智的重要性,促使、帮助贫困人口智力资源的开发,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美好生活方式。根除“贫困文化”,激发农民自主脱贫的意识。(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