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姚卫海委员:建议医养结合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发布时间: 2018-03-15 11:18:47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受访者供图

中国网北京3月15日讯 (记者金慧慧)“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综合分析国内外医养结合的经验和现状,建议将医养结合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016年,卫计委和民政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要求各省(区、市)积极探索地方医养结合的不同模式,积累经验,逐步推开。

在姚卫海看来,医养结合就是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姚卫海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试点中的医养结合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行业标准体系混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养老费用过高,家庭负担过重。

综合分析国内外医养结合的经验和现状,姚卫海提出了完善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五条建议:

第一,明确各部门职能,制定医养结合相关政策。目前解决养老机构纠纷仅有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可参考,应制定适用于养老机构的相关法律,明确养老机构和入住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法律形式将医养结合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使参保对象和医养结合保险的各主体机构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第二,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在未老期交纳一定资金,老年失能后由长期护理保险支付相应的专业养老护理费用,是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社会医疗救助的有益补充。

长期护理保险的设计应重视服务品质和资金安全,鼓励实行居家及社区护理模式,可在现有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

第三,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层级式服务模式。对一、二级医疗机构运行情况、床位情况及所辖区域内专业护理养老的需求进行全面摸底。推进医联体与养老机构一一对接签约,使辖区内的老人无论在养老机构还是居家养老,都能第一时间享受双向转诊、预约就医、绿色急救通道等服务。

鼓励养老机构涉及家政、保洁、护理业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销售一类医疗护理器械。引导社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居家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能力。

第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医疗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对养老和医疗机构的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再培训;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完善薪酬、职业资格培训等激励机制,同等对待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此外,还可以鼓励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为辖区内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进行巡诊,弥补养老机构专业医疗服务的不足。

第五,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深度融合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保健、中医养生服务,让老年人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减轻老年人自身痛苦和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完善“卡、包、岗”三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圈,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