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什么样的国——健康中国
发布时间: 2018-03-12 09:41:36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中国网: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健康中国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五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五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顾晋:在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95%以上的人群都有基本的医疗保险,这个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很了不起的工作。再一个是在医改方面推进的措施,比如说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老百姓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看病越来越方便。
凌锋:这十年来,中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在逐年增加对医疗的投资,从百分之三点几到现在将近5%的投资。我走访了很多县医院,它们在建设和硬件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
王励勤:近年来,群体体育蓬勃发展,这也源于大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新时尚,同时也上升为国家战略。
方来英:我国的卫生绩效指标,随着十年来的改革进程,一直在发展。比如我们现在人均期望寿命、人均费用支出、孕产妇死亡率,包括婴幼儿的死亡率都有很大的变化,它们都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家在健康中国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中国网: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心中,理想的健康中国又是什么样的呢?
凌锋:我觉得健康中国的定义应该是人人享有健康,人人都有健康权利。在医疗中也应该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治疗的权利。
顾晋:我觉得健康中国的最高境界就是老百姓看病特别方便,而且报销的制度特别完善,让我们的医生在职业当中能够很有尊严地为病人服务。病人对我们的服务也满意,而且我们有非常和谐的医患关系。
翁国星:我很期望,不单单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人们机能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两个都要实现,这才是我们期望的健康中国。
中国网:未来十几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把设计图变成施工图,让健康中国从梦想走进现实呢?
翁国星:针对重大疾病的保障还要加大力度。因为大病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贫困人口的将近40%,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去解决这个问题。
张伯礼:中药在健康中国当中,要在养生保健治未病过程当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当中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以后的康复之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把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优势互补,来解决疾病防治的问题。
方来英:无论健康中国还是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们一定要眼睛向下,一定要看到基层。
顾晋:社区的服务中心是一个医疗机构,但是这样的医疗机构实际上在医疗资源上的配置是完全不平衡的。社区和三级医院之间要建立信息化的联系。只有信息化的联系,才能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
凌锋:我所到之处普遍反映的是人才的匮乏。所以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其实是保障医疗健康的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人员,没有足够优秀的医务人员,那你有再好的设备、再好的物质条件和硬件都没有用。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人。
中国网:“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2020年,当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候,中国将实现百分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向善向上,国家必将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记者:佟静;摄像:王一辰;后期:杨掬;技术支持:董超;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