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崂山美食 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8-03-07 10:56:18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传统的美食离不开传统的技艺,离不开对这种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崂山,从来不缺乏心灵手巧的非遗美食,这些传承多年的美食,吃的是味道,也是文化。

图一.jpg
图二.jpg

崂山面塑

  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美食非崂山大馒头莫属,而面塑简单来说就是对馒头进行艺术创作。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制品,以王哥庄最具有代表性。崂山面塑主料为面粉、鲜奶、鸡蛋、食糖等,重约为1-6公斤,饰有彩绘,造形浑圆饱满、形神兼备,体现了崂山百姓纯真朴实的审美追求。2008年,崂山面塑入选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海米

  沙子口地区制作的海米,因其色泽金黄、圆润饱满、虾体弯曲似钩状而被比喻为“金钩海米”,也因此,沙子口自古就有着“金钩海米之乡”的美誉。数百年来,崂山渔民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特色,又不断总结创新,经过多道手工技艺加工而成,加工出的海米具有色泽金黄、圆润饱满、形状奇异、味道鲜美、等特征具有浓厚的崂山地域特色成为过年期间最受欢迎的海特产之一。2012年11月,沙子口金钩海米加工技艺入选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三.jpg
图四.jpg
图五.jpg

石花菜凉粉加工技艺

  石花菜凉粉的加工食用起源于崂山地区,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相传当年秦始皇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曾到崂山,由崂山道人用石花菜熬制的凉粉呈上,深受秦始皇的喜爱。石花菜来自大自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阴虚湿热,痔血等症,皆可用之”的功效,所以在崂山,人们又称之为“长寿菜”。今天的崂山人依旧习惯在春节时期制作凉粉,为过年又增加了一份传统的仪式感。2012年11月,石花菜凉粉加工技艺入选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哥庄海蜇

  海蜇是崂山南线一带村庄的特产,以“海蜇之乡”黄山村最具代表性。崂山人加工海蜇有自己的一套流传百年的方法,尤其扒海蜇里子是崂山人的一项绝活。如今以海蜇为原料的加工、烹饪的王哥庄海蜇烹饪系列品种成为崂山渔家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海洋餐饮文化的特征。2010年12月,王哥庄海蜇加工技艺入选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樱桃酒

  崂山的北宅街道有着“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成千上万的樱桃树每年不仅能满足游客的口腹之欲,熟透的樱桃还被聪慧的崂山人民制成了美味佳酿,配合优质的崂山水酿制出的樱桃酒紫红晶亮,香味四溢,酸甜可口,是果酒中的上品,深受当地人民喜爱。2012年11月,樱桃酒酿造加工技艺入选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山羊奶豆腐

  崂山的北宅除了樱桃,还有一道著名的当地美食——山羊奶豆腐。虽然今天的崂山人已经不饲养山羊了,但是这道具有浓厚地方生活特色的美食却保留了下来,成为崂山九水区域的特色菜品,供不应求,是农家宴的必点菜品。2010年12月,崂山山羊奶豆腐加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美的远方是故乡,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家乡的味道魂牵梦萦,因为我们在品尝的同时,不仅吃到的是美味,更是能体会到历代祖先凝结在其中的智慧。(非遗记者 周长润 通讯员 林皓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