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十年】临床科学家王宁利: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发布时间: 2018-02-26 13:40:32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郭江
导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现代眼科从医疗、设备到技术、服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眼科患者在国内就能接受世界上最好的眼科技术服务。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批批刻苦钻研、勇于挑战的“大医”。本期中国访谈,让我们带您走近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中国网:1977年,停滞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77、78、79级的那三届被称为“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也被称为“黄金一代”。您也是那一年参加的高考,您看待那个年代对您人生的影响?有哪些时代的烙印?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王宁利:很深的烙印。历史就像一列火车,搭上这个车,你就在历史的列车上和历史同步前行;如果没搭上这列车,人生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1977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其实我自己根本就没做好准备,我也没想到1977年恢复高考;恢复高考了,我也没想到我能考上。当时就在周边高考氛围的影响下和朋友的鼓励下,勇敢地参加了高考。
我们这批人参加高考能够被录取是非常艰难的,我们初中和高中只上了四年,到了高考的时候我们一看,大部分课程是没学过的,不是说复习就能考上,还要学新的课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好在77、78、79这些人,有“拼搏”精神,他知道这个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就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参加了高考。
1977年的冬天,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了高考,原本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的王宁利,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失之交臂,阴差阳错的进入青海医学院的大门。这个“被动”的选择,却成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王宁利:在我的理想中,我开始真没想过要成为一名医生。我们这一代人有个好的地方,“服从性”特别好。既然选择了医学院,我就做好一名好医生。1977年在历史给予的机会中,对于我来说,我是抓住了机遇,搭上了历史的列车。
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能坚持”、“能拼搏”,这就是这一代人,历史给了他这么好的机遇,他们会珍惜,做到了坚持、拼搏、吃苦。
中国网: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改变了一代人的前途,同时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那么改革开放对您个人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
王宁利: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视力再好,你只能看到地平线,视界高了,你才能看到你的理想。这个是从青海走出来到了广州,从广州又去了美国,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眼界不断地变化,对自己的事业有了不断的追求。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中国网:您如何看待您这一代人所肩负的时代责任?
王宁利:我们的前一代人做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眼科的国际化方面他们艰难地走出国门。想打开这个门是很难的,有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政治的差别等等。当这个门打开以后,我们这一代人就走出国门了,开展了国际上的交流。我1992年就开始跨出国门,参加国际交流,是国际化走的比较早,走的比较快,走的比较深的专家之一。
正因为我们走出去了,让国外知道了中国眼科,从“我们走向世界”到“世界向我们走来”。一年一度的眼科大会,有很多外国专家会来参加我们的会议。过去是我们邀请,给他出机票邀请他过来,现在他们自己投稿,要求到中国来参会。
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回过头来一看,大医院眼科的设备90%是进口的,药品90%是进口的,技术90%是进口的,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使命是把“设备进口国”、“技术进口国”变成“设备输出国”和“技术输出国”。这是我们的责任,压力很大。
也许医生不关心这个,我就治好病,我就用好设备,这也是一种好医生,我们需要这种医生。同时也需要有使命感的医生,把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变成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再去提升,去创新。如果不但在解决方案上有了自己的技术创新,科学上的突破,还能把它变成一个国家战略的思考,给国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这个医生的层面又不一样了。小医、中医、大医,存在着不同层面,做着不同类型的贡献。
中国网:改革开放为您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能够看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世界,不断地向上攀登,向前进取。目前中国当代眼科在国际上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经过这40多年的发展。
王宁利:论医疗服务,我们现在基本上能和国际同步,美国、欧洲刚刚开始的技术,也可能两三年后在中国就开展了,患者几乎能同步接受到世界上最好的眼科技术的服务。但回过头来看,眼科的地位在国际同行中就是两句话,你的贡献是什么?你的标识是什么?这是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进步,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像发现新的疾病的机理、新的基因,这种标识性的研究眼科还是不够。现在眼科进展还是很迅速的,如果能保证这种势头,在今后的五年到十年中,在质和量上,我们都会弯道超车、并跑,能够保持在国际上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接受中国网专访
在青光眼的防治和治疗上,王宁利教授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成果,他创建了适合国人的防治体系,使我国闭青防治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他创建了颅眼压力梯度学说,改变了临床实践。
中国网:您一直致力于青光眼领域,三十多年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您是我国完成眼科及青光眼手术最多的专家之一,而且到目前一些疑难杂症的手术可能是仅有您能完成,或者说患者只信任您。那对于如何培养一个好的医生,您有哪些建议呢?如何才能成就更多的好医生,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王宁利:这个问题特别好,现在我们成立了知名专家团队,你要挂我的号,我的能力有限,但我有个团队,你在我的团队里面挂了号,他们能解决就给你解决,解决不了的再转到我这儿来。这样患者就有了一个分级诊疗的机会,不用盲目地去找大专家,大专家真正做一些他应该做的事情。结果没想到,这样一实行以后我痛苦死了。
中国网:痛苦哪里来的?
王宁利:因为天天都面临的是特别难的病例,特别具有挑战性的,特别风险大的。不知不觉发现,我的病人群怎么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后来再一想,这就是必然。同时你又思考了,你怎么来对待这个问题?重要的是你面对这些复杂病能不能去找新的技术,能不能去想新的办法,逼着你去想,逼着你去解决。
中国网:要去创新。
王宁利: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技术成熟了,再教给自己的团队以及其他医院,你就永远走在浪潮的前面,这样你才能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和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众志成城,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未来中国眼科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待,又有哪些新的目标?
王宁利:我们国家现在有36000多名眼科医生,也许现在到37000了,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世界卫生组织告诉我们,一个发展的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50000人中最少有一名眼科医生,咱们是50000中已经有1.1个眼科医生了,我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非常遗憾,大城市的医生,大医院的医生和县级医院、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之间的技术差别很大。整体的、全面的提升医生的技术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说把县医院的医生都培养起来了,他们都能解决问题了,真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就能改变了。大医院的医生也有时间来解决复杂问题,疑难问题,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现在启动了一个“中国县级医院眼科团队培训计划”,就是针对这些边远地区、贫穷地区,贫困县眼科人员进行培训,经过三五年的培训,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第二个,要做设备的创新,药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这块现在已经动起来了,一定要有重中之重,一定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应该能做到。
最后,还得要培养一批领袖人物。我们启动了一个中国领袖人物——眼科未来领袖人物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已经做了三年,效果不错。
未来中国的医学领袖人物必须是“双栖人才”,“双栖人才”是什么意思?临床科学家,这是当时国际上给我的一个认可,给了这么一个称呼。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有一批这样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