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民 >

居室适老化改造、慢性病药物配送进家门、对老人进行“照护分级评估”,代表热议——
让老人家门口有更好的养老服务

发布时间: 2018-01-30 15:08:37   |  来源: 北京日报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各小组讨论会上,养老问题是代表热议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推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统筹发展”,今年将推进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置标准化,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更好满足百姓多元化养老需求。记者在会场看到,代表们所提出的多份议案,都聚焦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引发代表关注。

对小区、居室进行适老化改造

“从社区调研情况看,95%以上的老人都更愿意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但现有住宅普遍忽略了适老化设计与配置,没有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宜居需求,给他们带来了各类风险隐患。”市人大代表、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邵雪松在议案中表示,所在社区已试点为17户老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服务,安装扶手、防滑垫、求救警报器等,让老人在家更方便、安全、放心。

邵雪松等11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对更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居室进行适老化改造,另一方面,在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时,嵌入适老化改造体验馆,普及相关理念及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

此外,元晓梅等15名代表也就居家养老及适老化设施建设提出了议案,建议加快推进老楼安装电梯的计划并落实,引导社会资本,推动形成老楼加装电梯管理服务的市场化机制。

为居家老人配送慢性病药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推进医养结合,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市人大代表、市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臧美华介绍,在其调研的4个街道社区近4万老年人中,最普遍的需求是简化购买慢性病药物问题。“老人难以在社区医院通过社保购买所有慢性病药物,需要反复到医院购买相同药物,开药过程麻烦,也增加了大医院诊疗压力。”

为此,臧美华等16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通过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建立对慢性病居家养老人群的药物配送机制。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大数据监测老人病情、用药处方和用药量,定期将药物配送至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或老人家中。

养老机构建立“照护分级评估”

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所需的护理服务也有所差别。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照护等级评估是开展养老服务的基础。

“目前评估内容主要基于现有‘老年分级护理标准’以及‘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标准’,能够初步解决照护等级分级问题,但还不能做到有效指导具体照护工作。”臧美华介绍,同一等级的老人由于个体情况不同,应照护的内容完全不同,完善的照护评估可以成为照护服务指导书,指导照护人员进行服务。

臧美华等16名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建立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并通过评估认证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财政奖励,引导更多服务机构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服务本身,而不仅是规模和硬件,加快行业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记者陈雪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