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中国> >

智能语音时代 你还有隐私可言吗?

发布时间: 2018-01-23 14:20:58   |  来源: 中国网   |  责任编辑: 袁伟轩

 

“语音作为场景交互的入口,其存在的隐私安全隐患在很多时候更加令人难以防范,对涉及的一些隐私安全问题,平台开发者也缺少真诚的回应。我们固然要发展、要创新,但不代表在技术刚起步时就要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近期,一些手机APP可能存在监听用户语音隐私的行为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如此表示。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未来智库首席专家胡延平受访者供图

“语音隐私泄露在未来会是重灾区”

有网友在知乎发表《手机麦克风,是不是被广告软件监听了?》一文称,带小孩去买酸奶,只是提了一句某品牌,第二天浏览某平台时就出现了该品牌酸奶的广告。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反映此类问题的帖子不在少数。有网友表示,“和朋友聊天讨论西餐厅,某资讯类APP马上给你推送西餐相关的广告和资讯”。据证券日报报道南京市的贾先生曾称,“我有一次跟朋友聊到白蚁,打开某浏览器后,出现了灭白蚁的广告。”

不过对于窃取用户语音隐私这件事,企业和用户基本上都是各执一词。有的企业表示,从技术上,目前声音信息的处理,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去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

胡延平对此表示,从技术上来说,做到这点是毫无问题的。“手机、智能音箱,包括一些车载的智能语音终端,完全可以做到每一分每一秒监听我们的谈话、聊天,这也使得隐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胡延平说:“其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是:这些监听获取的数据将作为何用?是保存本地,还是上传到云端?哪部分上传,哪部分不上传?是如何去甄别处理的?这是程序开发者或一些商家需要回应的问题。我们固然要发展、要创新,但不代表我们在技术刚起步时就要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

他补充道,语音识别所带来的隐私安全隐患更多的是和每个个体相关,与每个用户的切身利益相关,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商业层面。所以,在目前阶段,一些法律、规则必须要即时跟上来,不能任其发展。“语音隐私泄露在未来会是一个重灾区,而且是一个要害区域。”他说。

大数据时代,你还有隐私吗?

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通过对用户出行、消费等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够精准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数据画像”。这也引发了公众的思考:大数据时代,人们还有个人隐私吗?

胡延平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每个人被数据化、网络化的程度较过去大大加深了,与此相对应的个人隐私的范围和定义也在发生变化。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相关的规则没有制定。“用户的哪些数据是应该被保护的,哪些是该共享的,目前没有明确的界定。”

胡延平认为,互联网用户的隐私保护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甚至已经到了会影响互联网的社会形象,影响用户的切身安全、社会秩序以及金融安全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隐私问题不能再只是说说而已,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该出台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APP为了实现更准确、更全面的服务,在使用期间往往需要调取用户的位置、相册等隐私信息而实现定位、扫码等功能。然而,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是,APP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的情况也却是普遍存在,它们会要求读取与主业无关的隐私权限,隐私泄露也往往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

对此,胡延平表示,大数据时代,数据对商家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对数据的渴求和对用户的隐私保护之间的这个度,是值得商讨的。“现在一些中小应用开发者会尽可能地获取用户的隐私权限,即便很多隐私权限他们只是放在服务器上,不去立即使用,但为了以后的不时之需,还是会过度地索取用户的隐私权限。如果没有针对用户隐私获取的规范,没有立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早晚被扒个精光。”他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