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冬
发布时间: 2017-12-27 15:23:30 | 来源: 中国网健康 | 责任编辑: 王子枫
喜欢乡村之冬的静寂。
田野里除了麦田还是麦田,远观一片青绿,但近看有的麦垅还断断续续,裸露着一片一片黑黄的土地。深的浅的麦苗,顾自与冬风相戏,被撩拨得左右摇摆。整个乡野辽远而空旷。
冬季的麦田是不大需要管理的。只要麦播时墒情足,种子下地,麦苗出齐,田地里整个冬天就没什么活儿了,除非冬季干旱严重要浇水。锄草这类传统农活早已被灭草剂轻松替代。所以麦播后村里年轻人都纷纷外出务工,整个乡村便沉静了下来。
正是一年中最为闲暇的季节,田间少有干活的人。偶见一两个农人,背着一把铁锨在田间转悠,其实并没有什么活计,但农人没事上地转转,就像饿了吃饭、渴了喝茶一样自然而平常。土地和庄稼是他们的生命,每天看一看心里踏实。而背着铁锨,也并不是有什么具体用途,就像文化人出门总要带上笔和本、摄影家总爱带着相机、当兵的总爱背着枪一样,已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看到田头公路被碾出了坑洼,顺手挖几锨土垫垫,再踩上几脚,踩瓷实了,继续向前转悠。一只狗跟着主人跑出来,在田野里撒欢,这儿嗅嗅那儿扒扒,跑到一棵杨树根处抬起后腿撒泡尿,然后又跑到麦地里玩耍。突然一只野兔从它跟前蹿起,吓得它一愣,待回过神来,那野兔已飞快地跳跃着跑到地那头。这狗撒开四肢追了几步,那兔子早已没身在田头沟旁丛茂的衰草里,那狗看看无望,便停下来向别处嗅着跑开去。
更为静寂的是村东的河滩。这条曾经孕育了贡品“桐蛋”的桐河,近些年衰退冷落到人们要把它遗忘的境地。这是一条曾经水草丰美、鱼跃虾跳、往返于汉口和距我们村10里外的集镇之间的帆船往来穿梭的河流。沿河两岸的村庄,家家依河养鸭,河面上一片片鸭群争相觅食的景象甚为壮观。因河中鱼、虾、河蚌等食物极为丰富,所产鸭蛋品质上乘,明清时期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御封“桐蛋”。但现在的桐河主河道已瘦缩为一脉细流,河水常被污染,鱼虾难见踪影,农人早已不再养鸭。只有两岸河堤之间那宽阔的河滩,默默追忆着曾经的辉煌。冬季的河滩满布衰软的枯草,少有人迹。偶有一两只觅食的水鸟在水边倏然飞起,那“扑棱棱”的振翅声回荡在空旷的河滩上,格外响亮,愈发衬托出这里的安宁和静谧。
与野外的安静相比,村内自然要热闹一些。暖阳朗照的晴日在村内走走,可听到有农家小院里飘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和唱声,那准是主人在院子里一边悠然地择着花生或剥着苞谷,一边跟着唱戏机美滋滋地哼唱地方戏。
村头代销点处是人群聚集的地方。这几个围在一起拍闲话,那几个围坐桌旁斗地主,还有的就地折几截小树棍、捡几个坷垃蛋蹲在地上玩“占方”的游戏。几个老太太自顾不紧不慢地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她们的话题……
乡村之冬也并不完全是这样松散慵懒的静寂。
连续两年的冬天,我发现它的另一面。2016年冬季我回村庄,发现我们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试点”了,村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现在村庄完全变了样:肆意乱堆放的秸秆柴草、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的五颜六色的零食塑料袋子等都不见了,村内环境干净整洁。目及之处,粉刷一新的一众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版面赏心悦目。纵横道路全部硬化,连接到家家门口。村内主干道路牙以上彩砖铺地,花木扶疏,太阳能路灯齐刷刷列队路旁。原本荒坑乱沟遍布的村南部变成了美丽的乡村游园,广场、荷塘、花木、运动器械等应有尽有。一个冬天,村庄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今年冬季我再次回到村庄,发现一台台搅拌机、挖掘机、大卡车等机械的轰鸣,又把原本静寂的乡村冬天搅拌得一派喧闹。原来是一个高效农业的项目开工了。这个项目的主体工程是整治桐河河道,高标准修建沿河两岸田间的路、桥、沟、渠。通过治理污染、修筑拦河坝、建设大桥等工程,再现轿车田间驰、小船逐群鸭、鱼虾戏碧水、众鸟唱蒹葭、夹岸高粱红的梦幻般美景。
静寂是乡村之冬的特质。悠闲松散的慢生活能让人心灵放松,但乡村的发展脚步一刻也没有停顿。就像田里的麦苗,表面看就像进入了冬眠,整个冬天也不见长,但翻过年呼啦啦就会蹿高、抽穗、成熟,猝不及防地就是又一季收成!
乡村之冬很诱人,不仅在静。
作者简介:简非浅,原名吴承珍,教育工作者,喜欢简单但非浅薄的生活。爱好文学,有零星文字见诸报刊。 《河南思客》签约作者。